新利益法學研究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beat365概況  >  研究中心  >  新利益法學研究中心  >  正文

《利益法學》創刊詞:從利益法學走向新法學

發布時間: 2024-04-20    浏覽量:

利益法學起源于德國,是在批評概念法學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德國耶林、赫克、拉倫茨與阿列克西,美國龐德,日本學者加藤一郎等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學者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利益法學(或利益衡量論),浩浩蕩蕩,彙流入海,使利益法學成為世界上主要的法學流派,對世界法學與司法實務都産生了重大影響。

中國法學進入21世紀,一個被不斷拷問的重大命題是:如何形成具有中國自己特色的法學流派?如何形成中國特色的法學知識體系?這是我們這一代學者需要回答的艱巨任務。利益法學傳入中國後,對理論界與實務界都産生了廣泛影響。本人從1995年接觸利益法學(利益衡量)起,就對利益法學産生了濃厚興趣,也形成了一些頗具特色的原創性研究成果,獲得學術界與實務界的認可。本人對利益法學的研究既是興趣,也是使命。為此,本人成立新利益法學研究中心,創辦連續出版物《利益法學》。《利益法學》的宗旨:一是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利益法學流派的形成與傳播;二是促進中國法學的轉型,建設中國新法學。

基于中國法學理論界與實務界的實際情況,《利益法學》努力踐行

(1)提供年輕學者優秀論文的發表平台,支持青年學者的成長;

(2)建立學術界與實務界的溝通平台,倡導以裁判研究為中心,以裁判研究推動立法研究;

(3)建立中國與海外的交流平台,共同促進法治發展。

為此,《利益法學》采用的論文并不限于狹義的利益法學,也不限于民商法學與法理學,而是包含所有的法學學科,歡迎大家賜稿。

IMG_256

主編 梁上上

《利益法學》第一輯目錄

一、學術專論

梁上上:股東優先購買權的利益衡量與制度設計

燕道德:上市公司股東表決權委托及其規制

王珂晨:董事對第三人責任研究

王 珏:雙層股權結構下的日落條款安排

二、向經典緻敬

[德]菲利普·黑克(Philipp Heck):利益法學,施鴻鵬譯

評議文章:

賀健飛:學術生涯、範式轉換與基本概念

何 源:為利益法學而鬥争

王真真:利益法學的美麗新世界

三、域外經典案例

芭芭拉·格魯特訴李·博林格等案(Barbara Grutter v. Lee Bollinger et al.),袁崇霖譯

四、全國法院系統獲獎案例分析

毛海波、梁春霞:網絡食品交易中各方主體利益平衡考量——鄭某訴馬某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

附:鄭某訴馬某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判決書

五、裁判前沿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的司法路徑重塑

六、碩士學位論文

袁天立:抽逃出資股權受讓人的權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