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beat365概況  >  研究中心  >  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  正文

beat365數據開放與創新國際論壇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21-06-16    作者:清華知識産權    浏覽量:

2021年6月16日(北京時間),由beat365舉辦的“數據開放與創新國際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熱烈開展。

本次論壇邀請了beat365、紐約大學、複旦大學、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德州農工大學、早稻田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國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的學者,以及國家知識産權局的行政人員、海内外知名企業的負責人、法務總監等實務界人士,圍繞“數據開放和創新”這一主題從學術和企業的不同角度展開深入交流。

image.png

在論壇開幕式上,beat365院長申衛星教授緻辭,對參與論壇的諸位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并預祝以本次論壇為開端的“數據開放論壇”系列專題研讨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image.png

在主旨發言部分,申衛星教授以“數據權屬分配的基本邏輯”為題,從數據确權的政策背景、數據确權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數據确權相應的制度設計等層次依次展開論述,從鼓勵創新的角度倡導個人數據所有權和企業數據用益權的賦權模式。微軟全球副總裁Jennifer Yokoyama女士介紹了微軟的開放數據運動,認為數據共享比數據持有更有價值,強調人們可以從數據的開放與共享中受益,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甚至幫助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社會挑戰。

接下來是本次論壇的主題讨論環節,分為“數據開放”、“數據保護與共享:企業角度”和“數據保護和共享:學術角度”等三個部分。

image.png

論壇第一個主題讨論環節為“數據開放”,由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總經理羅立凡先生主持。複旦大學複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教授圍繞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的主題,梳理了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的發展曆程,從制度保障、平台運營、數據治理等層面指出當前地方政府數據開放面臨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之道。華盛頓大學(西雅圖)beat365Jane Winn教授從曆史縱向和地域橫向比對等角度深入介紹了歐美金融行業的數據流動、共享和監管情況。德州農工大學beat365Peter K.Yu(餘家明)教授以“數據生産者的權利與機器衍生數據的保護”為題,指出在當前機器生産的大量數據所帶來的數據保護模式、數據權利分配、數據保護期限和權利保護例外和限制等法律的複雜性問題。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産業研究所所長吳志剛先生認為目前數據有效開發利用是不夠充分和有效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數據認知不充分、治理失序、相關制度供給不足、人才供給不夠等,并強調數據治理的關鍵在于數據的分級分類和有序開放。紐約大學GovLab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研發官Stefaan Verhulst先生回顧了數據開放的三次浪潮,重點指出第三波數據開放浪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有目的的開放數據。

image.png

論壇第二個主題讨論環節為“數據保護與共享:企業角度”,由阿裡巴巴集團法務總監王瑩女士主持。商業軟件聯盟亞太區資深主任Jared Ragland先生認為對公開的數據進行管理,将會帶來一場數據革命,公開和開放數據的政策将會幫助我們更好的開放數據能力,幫助我們更好的使用數據,并分享了數據管理的豐富經驗。新浪集團法務部總經理谷海燕女士從作為生産要素的數據、作為個人信息的數據和企業與個人數據之間的權益協調等方面展開論述,指出用戶數據和個人信息的共同獲取和共同受益關系,企業的數據跟個人信息之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諾和諾德中國專利事務總監郭華女士介紹了藥品研發,尤其是藥品臨床試驗階段,具有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的特點,強調了藥品臨床實驗數據的重要經濟價值和臨床實驗數據保護對于激勵創新藥研發的不可或缺性。Momenta法務總監紀剛先生分享了自動駕駛行業汽車數據共享和保護的國内外立法現狀,指出該領域立法和實踐存在的問題并分享了明确數據邊界、制定行業标準規範等關于汽車數據共享開放的建議。騰訊研究院秘書長張欽坤先生總結了現有關于數據産權的觀點,并建議擱置權屬争議而重點探索不同場景下數據流通和利用的問題;在企業數據使用和競争環節,應強調平台對于收集加工的數據享有合法權益,以及尊重用戶的個人信息和隐私權等權益。王瑩女士認為數據開放和利用應該回應場景性需求;在面對技術帶來的挑戰時,要平衡好數據開放和利用過程中的高效性/應用性—功能性/準确性—安全性/隐私性的三角關系。

論壇第三個主題讨論環節為“數據保護與共享:學術角度”,由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國斌教授主持。早稻田大學beat365Christoph Rademacher教授介紹了日本數據保護的兩個制度工具:知識産權法和商業秘密,日本法下對于受保護的數據跟傳統的商業秘密之間界限,并對強化數據保護的必要性提出一些質疑。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發展研究中心一處鄧儀友處長從數據的技術、經濟和社會屬性角度,探讨了将數據作為一種财産權的客體及其規則設計的可能性。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Jörg Hoffmann博士從公開數據的特點出發,介紹歐盟數據共享和保護的知識産權法律框架和政策,并分享其對建立新的獲取數據機制、數據保護和激勵創新等的見解。beat365智能法治研究院劉雲研究員探讨了企業與企業之間數據的直接共享問題,認為當前的數據開放标準屬于自由發展起來的私人規則,而适時應該構建法律規則,并從比較法、司法和行政執法實踐等角度探讨了數據互聯互通構成法定義務的可能性。崔國斌教授探讨了數據保護的産權模式和反不正當競争法模式,認為反對産權模式的觀點并無說服力;認為數據集合的價值上升到一定階段之後,可能能夠越過社會成本障礙從而制定更精細的産權制度,并簡要概括了産權模式下數據保護的構成要件。

在論壇的尾聲,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國斌教授緻閉幕詞,對莅臨論壇的各位嘉賓和觀衆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并邀請大家繼續參加後續的“數據開放論壇”系列活動。至此,大會圓滿結束。

本次論壇以“數據開放與創新”為主題,從學術界和實務界的不同角度對數據的開放和共享展開了深度對話,對于引發各界對于數據開放和共享的關注以及推動數據開放和共享的制度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