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beat365概況  >  研究中心  >  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  正文

Robert P. Merges教授清華系列研讨會

發布時間: 2016-06-28    浏覽量:

2016622-24日,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舉辦的“Berkeleybeat365Robert P. Merges教授清華系列研讨會”在beat365模拟法庭成功舉行。講座由beat365崔國斌副教授主持,前美國聯邦上訴巡回法院首席法官Randall R. Rader,台灣智慧财産法院法官熊誦梅等參與讨論。

嗎.jpg

622日的講座圍繞“知識産權法的哲學基礎:功利主義與是非論”,Merges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其對“功利主義”和“是非對錯”等基礎理論的理解。Merges強調知識産權正當性讨論不應當停留在基礎理論層面,更重要的是在中層原則上達成一緻,在效率原則和功利主義之間取得平衡。之後,Merges分享了其在“論知識産權法正當性”一書中的主要觀點,并對Lamely教授“信仰基礎下的知識産權”作出回應。最後,Merges 總結中國知識産權法的研究需要融入中國元素,适應中國的經濟結構,讓創作者和企業之間實現共赢。

1.jpg


2.jpg

6月23日,Merges的講座主題為“知識産權法與收入公平分配:版權的作用是什麼?”。Merges教授認為版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有創造者的财富收入,提高最低水平的社會福利,但是在整個社會的收入分配中,版權還是有一些需要修正的地方。之後,Merges教授引用了羅爾斯《正義論》中的觀點,分析版權收入在社會中流動的問題,教授認為版權機制雖然使創作者獲得了特權,但其正當性在于其對弱勢群體的幫助。正是因為版權制度才使得特定的勞動可以被轉化為經濟資産,讓更多的普通人也有機會通過創造獲得收入。最後,Merges教授提到版權法需要在權利轉讓、職務作品、追續權等方面進一步加以完善。

3.jpg

623日下午,台灣智慧财産法院熊誦梅法官開展題為“台灣知識産權訴訟最新典型案例”講座。熊法官的講座以“洛陽紙貴”的讨論開始,對台灣當前知識産權的侵權和合理使用進行生動的講解。在講座中,熊法官風趣幽默的介紹多個台灣著作權判例,她認為著作權侵權的判斷規則中“接觸”行為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推定,而合理使用應當采用“通常知識者”的判斷标準。

0.jpg

624日下午,Merges教授繼續開展題為“與我國法律相比,美國軟件專利目前的争議”專利講座。教授首先介紹當前世界範圍内軟件産業的發展現狀,并回顧了Alice案之前美國軟件專利的曆史。Merges教授認為美國軟件産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專利,特别是對于初創企業而言,專利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吸引投資者。之後,Merges教授結合AliceMayoBilski案等多個判例,闡釋當前美國法院在軟件專利客體審查中的判斷分析框架。最後,教授對比了美國、歐洲對于軟件專利的客體審查标準,認為當前美國的軟件專利的審查相對較為嚴格。

Merges教授的講座引起了在座師生的強烈興趣并給予大家很大的啟發,在場學者、律師等等積極踴躍發言提問,産生了非常好的交流互動效果。最後,Merges與在場嘉賓和同學們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