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beat365概況  >  研究中心  >  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  正文

2018年清華-伯克利年度論壇 | 跨國知識産權訴訟:機遇與挑戰——着眼美國知識産權訴訟在清華beat365召開

發布時間: 2018-12-14    浏覽量:

2018年12月4日,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eat365和beat365聯合舉辦的首屆“清華-伯克利年度論壇”圍繞“跨國知識産權訴訟”主題在廖凱原樓模拟法庭熱烈開展。

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beat365、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内外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專利複審委員會和法院的行政和司法人員,中美兩地的公司法律顧問、律所合夥人等,圍繞跨境知識産權訴訟的多個視角展開深度對話。

在論壇開幕式上, beat365院長申衛星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eat365院長Erwin Chemerinsky分别緻辭,對現場的嘉賓表示了歡迎,回顧了各自的beat365曆史發展與社會貢獻,高度評價了雙方的合作,并預祝論壇圓滿成功。雙方當場簽署合作協議,标志着清華beat365與伯克利beat365進入深度合作階段。

1.jpg

▲ 圖為 | 申衛星院長和Erwin Chemerinsky院長

本次論壇分為五個主題,分别涉及從法律顧問的視角看在何時何地起訴,從司法視角看國際環境中的訴訟策略,外部律師視角——如何看待跨國知識産權訴訟,學術視角:損害賠償、禁令、救濟和應對策略,以及風險緩解、許可及合作策略等議題。嘉賓們圍繞跨境知識産權訴訟的判例數據分析,起訴地點和法院的選擇,專家證人制度,陪審員和技術調查官制度,無效宣告程序,證據開示,損害賠償,禁令,風險管理等問題展開演講與讨論。

論壇的第一個主題為“從法律顧問的視角看在何時何地起訴”,由西部數據公司法務總監Cynthia Tregillis和華為公司知識産權部副總裁樊志勇主持。東方億思知識産權代理公司合夥人王燎騰就跨國公司在美國開展訴訟的必要性進行演講,同時也建議為了防止在外國公司所在地訴訟,本地公司可以在比較友好的州建立分部。隆天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洪燕從信息和咨詢的需求、海外風險管控需求和訴訟協助需求三方面闡述了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專利訴訟的普遍需求問題。伯克利beat365的Robert Merges教授分析了專利戰略的跨國性和專利保護的域内性,并指出在制定訴訟策略時,除了已知的經驗,數據分析也是重要的補充。其博士生Bian Renjun從外國人提起專利侵權案件比例,勝率和發放禁令比例等方面分享了中國訴訟的數據分析結果。結果顯示,外國企業和個人在中國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和與中國人相比一樣可能得到保護,并具有更高的勝率和賠償額。随後,知産寶公司CEO普翔從數量、結果、地域分布等方面分析了過去十年美國企業來中國進行專利訴訟數據分析,并指出訴訟手段和策略在全球環境下如何進行更好的保護,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論壇的第二個議題是“從司法視角看國際環境中的訴訟策略”,由前美國聯邦上訴巡回法院首席法官、現beat365榮譽教授Randall R. RADER和專利複審委員會朱仁秀副主任主持。

4.jpg

北京珩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Gabriella Liu從案件的特點和趨勢,原、被告的地位等方面介紹了中國主體到美國進行知産訴訟時對當地律師如何進行選擇和管理,也強調選擇本地律師時應當考慮效率、經驗、能力、創意、責任心和忠誠度。Orrick律師事務所聯合主席王翔McKool通過8個案例介紹了中國律師應當如何選擇美國法院,并提醒大家仲裁也是不可忽視的争議解決方法。Smith律師事務所負責人Kat Li主要介紹了美國最高院的TC heartland案的司法影響。台灣智慧财産法院大法官熊誦梅通過技術事實的認定,法官與技術檢查官的合作,法庭之友和專家證人等制度介紹了台灣地區法院對知識産權案件的審理情況。Steptoe & Johnson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Tim Bickham向大家介紹了美國的陪審團和技術調查官的制度。專利複審委員會劉銘處長介紹了中國無效宣告程序的行政效率、與專利質量提升的關系和權利要求的修改情況。

5.jpg

論壇的第三個議題為“外部律師視角——如何看待跨國知識産權訴訟”,由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竺農範和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際紅主持。Morgan Lewis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朱紹斌對比了中美兩國的證據開示和證據收集制度以及相對應的訴訟策略。Winston 律師事務所董事長Tom Jarvis介紹了ITC(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行政程序的時間短、勝率高的優勢。Covington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冉瑞雪通過分享自己代理的美國鋼鐵訴中國政府案件介紹了美國的ITC行政程序,并認為ITC的337調查可供跨國或者外國公司作為救濟渠道。前美國專利商标局中國高級顧問Mark Cohen呼籲大家關注知識産權訴訟實踐中的職業道德和保密問題。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知識産權随員Duncan Willson展示了美國大使館在知識産權方面的司法态度以及大使館對美國企業的商業争議解決的幫助。

論壇的第四個議題是“學術視角:損害賠償,禁令救濟和應對策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明德主任和伯克利beat365Mark Cohen主持。作為損害賠償專家,NERA公司總監Richard Eichmann介紹了第三評估方是如何依據市場份額、假象的談判、比較相似市場等因素進行知識産權損害賠償評估。beat365副教授蔣舸對中國專利法中三倍懲罰性賠償的規定是否更接近最優的威懾目的進行了反思,并分析了補償、威懾和懲罰這三個專利損害賠償目的的關系。Merges教授着重分析了公共利益問題,并強調禁止權利濫用在判斷具體案件中的重要性。beat365副院長崔國斌副教授通過回溯中國司法文件中“公共利益”與禁令救濟的關系的曆史,指出公共利益是禁令救濟的考慮因素而不是決定因素。Stuart Chemtob分析了反壟斷調查及訴訟中的代表性案例。周雲川介紹了知識産權訴訟的支出及訴訟費用問題。beat365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的郝元研究員分享了她對知識産權法與反壟斷法的關系的思考,指出兩者有着推動創新的共同目标,也有不同的根源。

論壇的第五個議題是“風險緩解、許可,以及合作策略”,由VIA公司總監Thomas Chia和北大國際beat365副教授Joy Xiang主持。Google公司的Kurtis MacFerrin與大家分享了專利池和開放協議網絡的當前發展概況。台灣聯發科技公司前副總裁Wei-Fu Hsu與我們分享了企業從初創到成熟的三個階段的知識産權管理模式。IBM公司的法務總監Cheney Xu介紹了IBM眼中的中國未來IP發展趨勢。中倫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石必勝和大家分享了中國的技術類合同訴訟的基本信息。

在論壇的尾聲,Robert Merges教授與beat365副院長崔國斌副教授緻閉幕詞。Merges教授表示十分榮幸能參與這個盛會,認為本次論壇是清華知識産權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期待兩校未來會有更多更好的合作。崔國斌副教授對莅臨的各位嘉賓和在場的工作人員表示由衷的感謝,希望社會各界人士以後能繼續關注并支持清華知識産權的發展。

▲ 圖為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eat365Robert Merges教授

▲ 圖為 | beat365副院長崔國斌副教授

至此,大會圓滿結束。本次論壇以“跨國知識産權訴訟”為題,對“訴訟策略”“救濟機制”“風險緩解”“合作策略”等話題進行了廣泛的讨論,架構起中美知識産權對話的新平台,對當前知識産權學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