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eat365和beat365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清華-伯克利年度論壇”圍繞“跨國知識産權訴訟”主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clark kerr中心熱烈開展。
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beat365、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上海交通大學和舊金山大學等國内外知名高校的學者,中國最高法院、國家知識産權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協會、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的專家,中美兩地法院的行政和司法人員,公司法律顧問,律所合夥人等,圍繞跨國知識産權訴訟的多個視角展開深度對話。

在論壇開幕式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eat365法律與技術中心創始人及聯合主任Robert Merges教授與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國斌副教授分别緻辭,對現場的嘉賓表示了誠摯地歡迎,回顧了雙方先前的緊密合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并預祝本屆論壇圓滿成功。

本次論壇分為五個主題,分别涉及典型案例分析、趨勢和數據,标準必要專利,許可和反壟斷,有關管轄權和責任的新舉措,行政機構角色的擴張,商業秘密和貿易戰,訴訟策略的籌劃--律師角度以及中美法官對話等議題。嘉賓們圍繞跨國知識産權訴訟的案例數據分析,商業秘密,FRAND訴訟,多國訴訟程序管理,專家證人制度,陪審員和技術調查官制度,無效宣告程序,證據開示,損害賠償,禁止令等問題展開演講與讨論。
論壇的第一個主題為“案例、趨勢和數據”,由谷歌公司Kurtis MacFerrin主持。金杜律師事務所國際合夥人竺農範代表理脈CEO兼聯合創始人Morris Tu通過數據對比就外方在中國的勝訴率進行演講。全球知識産權案例數據&分析公司的Melissa Schneider從美國和歐洲兩個地區的中方當事人對比數據分析,指出了兩個地區對中方當事人的差異性。來自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協會的李晟和謝純瑩對比了各地區的标準必要專利FRAND許可費率。随後伯克利beat365的資深研究員(Senior Fellow)Mark Cohen做了中國跨境知識産權訴訟的案例研究分享。

論壇的第二個環節為平行讨論,第一部分讨論議題為“标準必要專利,許可和反壟斷”,由VIA公司總監Thomas Chia主持。前美國聯邦上訴巡回法院首席法官、beat365榮譽教授Randall Rader、西部數據公司的David Dutcher、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的Michael Loch、美國威爾遜律師事務所的高級顧問Stuart Chemtob以及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的郝元研究員參與了讨論,圍繞5G及其他正在發展的關鍵标準/技術,IP交易的現狀及趨勢,FRAND訴訟的趨向和最佳實務操作,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美國司法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反壟斷實踐的最新發展、中國反壟斷法的更新等話題展開研讨。

第二部分讨論議題是“有關管轄權和責任的新舉措”,由伯克利beat365Richard Buxbaum教授和耐克公司全球數字與創新政策總監Piper Crowell主持。上海交通大學beat365副教授、伯克利訪問學者劉維做了“中國的電子商務法下安全港的變化和挑戰”主題演講,他建議提高平台地位并給予更多電子商務法下的自我規制空間。舊金山大學beat365知識産權與科技法中心主任劉家瑞分享了跨境著作權實施。東方億思知識産權代理公司矽谷辦公室合夥人王燎騰從管轄權角度看待了中國知識産權訴訟,他指出中國正在經曆一場知識産權訴訟熱潮,越來越多的知識産權法庭被設立。内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教授Marketa Trimble主講了貿易的公平實施與知識産權執行。Alston&Bird律師事務所合夥人Helen Su分享了抗辯與外國主權豁免法令。Harris Bricken律師事務所的Dan Harris律師從社會信用和負債延遲方面指出外國人在中國也有相應風險。

論壇的第三個環節依然為平行讨論,第一部分讨論議題是“行政機構角色的擴張”,由美國專利商标局的Michael Diehl主持。國家知識産權局前任局長高盧麟、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法官Clark S. Cheney 、美國專利商标局/美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的Jacqueline Bonilla、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鵬和Kilburn & Strode知識産權事務所Nick Bassil參與了研讨,圍繞跨國專利訴訟中對于無效程序的利用,行政侵害程序,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專利鍊接中的角色等話題發表真知灼見。

第二部分讨論議題是“商業秘密和貿易戰”,由美國知識産權法律協會前主席James Pooley和美國世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Ron Vogel主持。台灣智慧财産法院大法官熊誦梅分享了位于台灣的跨境商業秘密訴訟。前最高法知識産權法官、世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周雲川分享了中國法院在商業秘密領域面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安傑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夏鋒講述了中國商業秘密刑事執法的最新發展,并以從業者角度出發看待如何應對中國的商業秘密訴訟。普衡律師事務所合夥人Jeff Pade分享了國防商業秘密法案适用于中國人的域外效力問題。拉斯維加斯美國律師協會的Ron Cheng闡述了美國商業秘密的刑法保護。

論壇的第四個議題是“訴訟策略的籌劃--律師角度”,由金杜律師事務所國際合夥人竺農範主持。衆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黃海峰從數據出發,對中國的知識産權訴訟進行了概述。鴻鹄律師事務所合夥人Nick Aries介紹了歐洲的知識産權訴訟,并主要對比了英德兩國的異同點。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Stanley Young通過美國知識産權訴訟中的現實問題之跨國糾紛介紹了美國商業秘密索賠問題。萬慧達知識産權合夥人鄭風、銅表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靳強和Edgeworth咨詢公司的鄧飛也參與了研讨,并圍繞律師、專家證人的聘請,證據搜集,和解措施等話題發表了自身觀點。

論壇的第五個議題是“法官對話”,由加州地方法院Elizabeth Laporte法官和清華beat365崔國斌副教授主持。加州中區聯邦法院法官Andrew Guilford、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法官Clark S. Cheney、前美國聯邦上訴巡回法院首席法官、beat365榮譽教授Randall Rader、美國專利商标局/美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Jacqueline Bonilla、最高法知識産權法庭法官沈紅雨、前最高法知識産權法官周雲川、台灣智慧财産法院大法官熊誦梅和前上海刑庭法官劉維參與研讨,從陪審團及技術顧問的合作、專家證人的角色、證據的公證和收集、法庭保護令的作用等中美兩國司法體制異同點展開辯論。
在論壇的尾聲,伯克利beat365法律與技術中心亞洲項目負責人Mark Cohen與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郝元緻閉幕詞。Mark Cohen表示十分榮幸能舉辦這個盛會,認為本次論壇是兩校知識産權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期待兩校未來會有更多更好的合作。郝元對莅臨的各位嘉賓、聽衆和在場的工作人員表示由衷的感謝,期待伯克利與清華知識産權項目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并希望社會各界人士以後能繼續關注并支持清華知識産權的發展。

至此,大會圓滿結束。本次論壇以“跨國知識産權訴訟”為題,對“訴訟策略”“反壟斷”“管轄權和責任”“商業秘密”等話題進行了廣泛的讨論,架構起中美知識産權對話的新平台,對當前知識産權學界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屆“清華-伯克利年度論壇”将于2020年在beat365召開。我們期待論壇取得更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