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beat365概況  >  研究中心  >  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  正文

矽谷發明背後的法律幹預/版權訴訟中音樂作品的複雜性

發布時間: 2019-12-09    浏覽量:

2019年12月9日下午,來自美國喬治城大學的Anupam Chander教授和喬治梅森大學的Sean M. O’Connor教授分别就“矽谷發明背後的法律幹預”和“版權訴訟中音樂作品的複雜性”兩個主題開展了講座,并與在場的beat365師生以及聽衆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image.png

Chander教授是新技術領域全球治理方面的專家,畢業于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beat365,曾任美國加州國際法律中心主任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馬丁·路德·金法學教授。作為美國法律學會的成員,Chander教授曾在美國國際法協會的執行委員會任職,是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政策學院的兼職高級研究學者,喬治城大學技術法律與政策研究所的教員顧問,以及耶魯大學信息社會項目的委任教員。

image.png

在講座中,Chander教授認為,矽谷的成功往往被解釋為資本與教育共同影響的結果。但是,如同在19世紀美國法院調整普通法以促進工業發展一樣,2000年千禧年之交美國法院和立法者調整相關法律以促進互聯網企業的發展,也許能更好地說明矽谷為何能夠快速崛起。20世紀末期,有利于Web 2.0商業模式發展的法律就已出現。在此期間,企業為用戶提供可上傳資料的平台,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用戶。随後,企業通過挖掘大量用戶個人信息進行營銷,這些行為都是被當時的法律所允許的。相比之下,歐洲和亞洲以嚴格的第三方責任機制、生硬的知識産權法規和強有力的隐私規制阻礙了當地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強而有力的知識産權制度将鞏固創新基礎”這一傳統觀點也由此受到挑戰。當美國法律傾向于支持由新媒體帶來的商業發展和言論自由時,歐洲和亞洲的司法機關更多地關注知識産權人而不是普通人所面臨的風險。在美國廣受歡迎的創新,在日本卻可能身陷囹圄。因此,矽谷在互聯網時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美國在版權法、侵權法上實質性的改革,這些改革釋放了企業的創新活力,從而使得他們迅速擴大規模。相比之下,歐洲和日本對互聯網過于刻闆的政策規定,阻礙了互聯網初創公司的發展。

Chander教授還提到,美國為了适應互聯網發展的法律體系轉變,可以追溯到1996年克林頓政府發布的《全球電子商務願景白皮書》。該白皮書提到“政府可以對電子商務的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通過他們的行為,可以促進或者阻止電子貿易”。白皮書總結道:“應該對可能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律法規進行審查、修改或取消,從而反映新時代的需求”。該白皮書發布之後,美國通過了一系列法律為互聯網的發展掃清了障礙,包括1996年的《通信規範法》(CDA)和《互聯網稅收自由法》(ITFA),1998年的《兒童在線隐私保護法》(COPPA)、《數字千禧年版權法》(DMCA)和《全球和國家商業電子簽名法》(E-Sign)等。正是這些法律确立的基本規則,将美國上世紀90年代适用于工業時代的法律體系逐漸塑造調整為适應互聯網發展的法律體系,從而使得美國公司利成為了網絡世界的全球領導者。

image.png

在随後的研讨環節中,Chander教授和聽衆們一起就當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密不可分時,中國的電子商務如何進行法律規制與法律應該如何應對才能激發創新活力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讨論。


image.png

Sean M. O’Connor教授是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安東甯斯卡利亞beat365 (Antonin Scalia Law School) 教授、知識産權保護中心 (CPIP)執行主任。O’Connor教授專注于知識産權和商法,以及技術和藝術創新的商業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O’Connor教授在讀研究生之前,是一名創作歌手和搖滾樂隊的主唱,發行過兩張專輯并在美國東北部地區傳播。

image.png

在講座中,O’Connor教授介紹了美國對音樂作品版權保護的曆史沿革,并用吉他演奏向現場聽衆生動地展示了音樂作品中和弦、節奏等要素的不同對作品整體的影響,以及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來演奏和弦造成的不同音響效果如何導緻音樂作品的差異。因此,即使樂譜一樣,但和弦、旋律、節奏、混響的不同可能會産生完全不同的音樂作品。但在版權法視域内,有些要素是不被保護的,因此創作者最好能夠記錄所有獨創性的部分以得到完整保護。如何界定并衡量其他人對音樂作品的貢獻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此外,音樂業界人士和普通聽衆的作品相似判斷标準可能存在較大偏差。音樂中一些基本樂段以及和弦反複可能等同于版權法中的“抽象思想”而可以自由利用,決定一個音樂作品獨創性的部分可能隻在于細微的改編和演繹;而且聽衆的感覺随着時代的變化也會變化,那麼關于侵權判斷的标準是否要跟着産生變化也值得深思。音樂作為一種能夠引發聽衆情緒波動和感情共鳴的作品類型,按照傳統版權法侵權比對的方法來判斷可能是非常複雜的,需要結合各部分進行綜合判斷。由于聽衆強烈的個性化差異,判決結果因法官而異,而且在舉證展示時也有特殊的要求。

image.png

在一段即興solo之後,O’Connor教授對聽衆的提問一一做出了解答。

最後,崔國斌副教授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并向兩位教授表達了由衷的感謝。講座在O’Connor教授的激情伴奏和Rader教授的完美演唱中結束,聽衆們在這個下午得到了法律與藝術方面的多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