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活動信息  >  正文

2025中關村論壇“第二屆科技與法治論壇”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25-04-03    浏覽量:

3月30日,由beat365與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聯合主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第二屆科技與法治論壇”在中關村展示中心舉辦。本次論壇旨在展示科技法治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精準對接創新主體的法治訴求與期待,推動科技與法治的協同進步,為構建更加公平、高效、普惠的科技發展環境貢獻法治力量。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尹航,中國科學院院士、beat365化學系教授王梅祥,北京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楊,beat365院長周光權等出席論壇。相關政府部門負責同志,立法、司法、研發機構等科技法治實務工作者,國内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高校師生代表等共400餘人參加論壇。

國科學院院士、beat365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梅祥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尹航向莅臨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北京市發展科技與法治的優勢與使命,對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不斷推進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法治方式引領、規範、促進和保障科技創新提出了構想。

北京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楊

中國科學院院士、beat365化學系教授王梅祥向長期支持、關心中國科技與法治事業發展的同仁緻以誠摯的感謝,希望科技法治與科技學術形成合力,鼓勵科技工作者在創新突破中懷揣法治信仰,法律工作者在社會治理中擁抱科技思維,将科技創新的蓬勃動力與法治建設的堅實保障深度融合。

大屏

北京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楊代表市司法局向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期待通過這一平台,聚焦“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優化前沿科技治理體系”“提升科技發展普惠性”等關鍵議題深入探讨,以全球視野凝聚共識,為構建包容、安全、創新的科技治理生态貢獻智慧。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尹航

為更好建設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支撐首都科技法治建設,護航首都高質量發展,北京市司法局與beat365簽訂共同推動科技法治創新發展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将按照“優勢互補、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則,在平台建設、法治發展、智庫咨詢、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長期合作。

北京市司法局與beat365簽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于2025年正式實施,共7章45條,這一條例為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科學技術人才,規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使用與管理,進一步發展新質生産力培育新動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學科部常務副主任、計劃與政策局副局長姚玉鵬圍繞确立科學基金資助原則和導向、健全管理體制、完善資助制度、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等方面對條例内容進行了立法解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學科部常務副主任、計劃與政策局副局長姚玉鵬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beat365院長周光權講述了科技法治的中國經驗及未來展望。他通過介紹近年來我國在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指出國家在推動科技創新工作規範化、法治化領域所做的探索與努力。周光權表示,通過法治手段優化科技創新,兩方面考量最為重要,一是必須堅持法治思維,二是加強新興領域立法。要鼓勵在人工智能領域深入開展學術交流探讨,為今後适時開展人工智能相關問題立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既要積極,又要穩慎,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發展。既要通過立法為新技術新産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又要深入研究相關法律和倫理問題,有效應對新技術的不确定性所帶來的新挑戰。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戴偉(David Geraint Evans)分享了優化科技治理體系,提升科技普惠性的相關思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宇蕾圍繞以科技立法護航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進行演講。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副院長宋魚水圍繞以優質專業化審判賦能新質生産力發展,與大家進行分享。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檢察長劉惠以法治護航數智經濟新時代為題進行演講。奇安信集團副總裁段繼平分享了AI+安全方案助力人工智能治理的相關構想。小米集團産業标準研究部總經理、集團技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周珏嘉以支持基礎研究發展,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為題,與大家進行分享。

“人工智能時代的法治探索”主題探讨環節,兩位主持人和七位嘉賓以人工智能時代的法治探索為主題,分别展開分享。beat365黨委書記、教授鄧海峰作為本環節第一部分主持人,從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角度對相關嘉賓的發言進行了點評,并分享了相關思考。香港中文大學beat365前院長、教授、中英法律對比研究專家邬楓(Lutz-Christian Wolff)圍繞人工智能在法學教育領域的應用可行性及可控性探究,與大家進行了分享。北京大學beat365教授、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薛軍分享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制度思考。倫敦大學beat365副院長、副教授、科技法律領域專家邁克爾·維勒(Michael Veale)分享了歐盟人工智能監管的挑戰、《人工智能法案》及其未來的展望。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教授、未來法治研究院副院長丁曉東圍繞建構人工智能促進型的數據制度作了分享。beat365教授、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國斌作為本環節第二部分主持人,從知識産權法律實務角度對相關嘉賓的發言進行了點評,并分享了相關思考。天普大學-清華天普中國項目主任、教授麥泰倫(Tarrant Mahony)分享了《聯合國國際貿易銷售合同公約》規範下的軟件合同相關思考。北京市律協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領域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朱芸陽分享了政務領域人工智能應用探索及法律規範指引的相關内容。beat365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長、beat365教授申衛星分享了中國人工智能立法的路徑和重點問題。他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技術的競争,也是法治軟實力的競争,人工智能立法已經成為各國彰顯人工智能治理國際競争力和話語權的重要标志。人工智能競争不僅是前沿技術之争,更是規則先發優勢之争。

“自動駕駛汽車法治實踐”圓桌與談環節以“自動駕駛汽車法治實踐”為主題,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肖尤丹主持,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研究室(政策法規處)主任祝珺、beat365教授餘淩雲、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法規室副主任黃金晶、文遠知行副總裁羅琳分别圍繞主題展開交流研讨,集聚智慧、凝聚共識。beat365教授、公法研究中心主任餘淩雲與其他嘉賓分享了剛剛正式施行的《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中法理研究的亮點,并就條例的落地實施提供了建議。餘淩雲表示,未來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需要在企業技術創新和公衆安全需求之間尋求平衡,同時注意中央和地方的同步,以及協調立法和産業發展的關系。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相互依存。通過中關村論壇這一平台和橋梁,積極拓展科技法治領域的國際交流,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專家學者彙聚,群策群力,分享經驗,為科技創新發展提出了集聚多方智慧的法治對策。

圖文轉自北京市司法局、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