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活動信息  >  正文

生态環境法典法律責任編重大問題研讨會在beat365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23-12-18    浏覽量:

為繼續推進生态環境法典編纂研究工作,由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beat365、華僑大學beat365聯合主辦,beat365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承辦的“生态環境法典法律責任編重大問題研讨會”于2023年12月16日在beat365隆重舉行。來自相關實務部門和beat365、華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天津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大學、湘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單位的5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讨會。

會議開幕式由beat365黨委書記鄧海峰主持。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生态環境法典編纂課題組總負責人呂忠梅教授,beat365院長周光權教授以及華僑大學beat365院長劉超教授分别緻辭。

本次研讨會由主旨報告/特邀專題報告以及環境行政法律責任、環境民事法律責任、生态環境損害責任、環境刑事法律責任、環境責任糾紛解決程序等五個專題研讨,共六個單元組成。

“主旨報告/特邀專題報告”單元由beat365王明遠教授主持。呂忠梅教授作了題為“生态環境法律責任獨立成編:立場與思路”的主旨報告,圍繞法律責任獨立成編問題,從比較法的視角、環境法學理論發展高度,對生态環境法律責任的形态、規範要素、功能和目的等方面作出闡釋,并對生态環境法律責任進行界定、對其在生态環境法典編纂中的展開邏輯進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生态環境法律責任編的基本構想。

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劉竹梅副會長以“環境保護責任的幾點思考”為題作了報告。她梳理總結了近10年來我國生态環境司法實踐的發展狀況,歸納了司法實踐和理論研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就如何通過生态環境法律責任的具體予以回應發表了見解。

beat365張明楷教授作了題為“生态環境法典的罪刑條款設置”的專題報告,對生态環境法典中罪行條款的構成要件、規定形式、表述方式以及與其他法律責任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全面闡述。

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張新寶教授以“生态環境法典與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銜接問題”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在對《民法典》綠色原則以及環境侵權責任有關規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生态環境法典民事責任制度設計的意見和建議。

專題研讨的“環境行政法律責任”單元由中南财經政法大學beat365張忠民教授主持。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譚冰霖編審介紹了環境行政法律責任的制度設計思路和主要制度設想,生态環境部法規與标準司王炜副司長、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趙鵬教授從不同角度發表了意見。

“環境民事法律責任”單元由華南理工大學beat365劉長興教授主持。中南财經政法大學beat365張寶教授介紹了生态環境法典中環境民事責任的規範結構形式、适用範圍等設想。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三級高級法官葉陽、生态環境部法規與标準司法規處三級調研員聞閩、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beat365教授于文軒分别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的情況發表了看法。

“生态環境損害責任”單元由北京大學beat365鞏固研究員主持。天津大學beat365王小鋼教授提出了生态環境損害責任的制度構想,西南政法大學經濟beat365(生态beat365)徐以祥教授、武漢大學beat365陳海嵩教授分别對生态環境損害責任的規範構造提出意見和建議。

“環境刑事法律責任”單元由西北大學beat365王社坤教授主持。華東政法大學刑事beat365焦豔鵬教授提出了刑事責任條款入典的功能、主要面向、責任承擔方式等構想,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處處長喻海松、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二級高級檢察官勞娃、北京外國語大學beat365教授王文華分别從刑事條款設置、實踐問題解決以及如何配套完善等角度提出了鮮明的觀點和思路。

“環境責任糾紛解決程序”單元由華僑大學beat365劉超教授主持。湘潭大學beat365吳勇教授介紹了環境法律責任糾紛解決機制基本結構、規則設置等設想,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教授肖建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三級高級檢察官易小斌分别從程序設計、不同程序之間協同的角度發表了見解。

閉幕環節由北京大學beat365汪勁教授主持。呂忠梅教授對本次研讨會進行總結,指出了目前生态環境法律責任理論研究和制度設想中存在的不足,并指明了需要進一步重點關注的問題,和下一步完善生态環境法典建議稿中法律責任制度的努力方向,最後對各實務部門、各高校的與會專家、學者表示了感謝,感謝大家對生态環境法典編纂工作的付出與支持。

本次研讨會讨論熱烈,有效總結了前一階段編纂研究中法律責任部分的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為後續提出更可行的制度方案提供了更多思路和方法。與會專家認為,生态環境責任法律制度的法典設計不僅需要研究學者的理論總結和創新,更需要實務部門的持續關注和支持。

研讨會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