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beat365概況  >  研究中心  >  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  >  正文

講座:跨國電子環境下的馳名商标保護

發布時間: 2016-04-26    浏覽量:

2016年4月25日下午,國際商标協會前主席、牛津大學研究員Frederick Mostert博士來到beat365, 以“跨國電子環境下的馳名商标保護”為題舉辦講座。此次講座是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和清華-微軟知識産權與創新聯合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一系列講座中的一個,由beat365助理教授蔣舸主持,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教授金海軍參與讨論,到場的還有beat365國際知識産權項目的師生以及來自實務界的朋友等。

Frederick Mostert博士是一位在知識産權理論和實務上同樣知名的專家學者。他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和約翰内斯堡大學博士學位,是麥卡錫知識産權和技術法律中心顧問委員會成員,同時擔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和倫敦經濟學院研究員,主要緻力于知識産權運營尤其是商标維護的研究。此外,Frederick Mostert博士曾擔任曆峰(Richemont)集團首席知識産權律師,曾在美國紐約Shearman & Sterling事務所從事公司法律事務以及在Fross Zelnick Lehrman & Zissu事務所從事國際知識産權法律事務,現擔任阿裡巴巴(Alibaba)集團公司的知識産權運營顧問。

Frederick Mostert博士從一輛他在泰國旅行時拍到的冒牌“法拉利”開始,展示了網上充斥着的各種假貨:小到雪茄、電腦,大到武器、汽車等,既揭露了現代社會侵權商品泛濫的現狀,也指出了辨識侵權産品、打擊侵權現象的複雜性與困難性。随後,博士先生以版權秩序為參照系,談及網絡環境下知識傳播與版權保護之間的沖突與協調。最後回轉到商标領域探讨網絡環境下權利人與使用者、直接侵權人與網絡服務商之間利益的平衡。Frederick Mostert博士分享了他協助Ebay和在Alibaba公司打擊假貨的經過和心得。他認為,依靠法律手段和商業方法整治網絡環境中的電子商務秩序都是十分必要的。博士重點向在座師生介紹了他對notice-and-take-downnotice-and-trake-down的理解,以及ISP的侵權責任法律框架設計與實務操作指南。

整個講座中,博士先生的語言诙諧幽默,通俗易懂,在解釋某些具體現象時他舉出孔子、成龍等名人經曆作例子,也有百度、美國鐵路公司等案例,顯示出他深厚的國際背景,在座師生收獲很大。講座最後,他拿出一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可口可樂瓶子,通過講述其從被發明到成為世界上著名的立體商标的過程,指出運用知識産權重疊保護,達到最佳商業效果的重要性。分享結束後,蔣舸老師進行了點評,并發起首輪讨論。在座師生相繼提出商标、版權、電子商務等各個相關領域的問題,與Frederick Mostert博士進行交流。最後,蔣舸老師向嘉賓贈送了“慶祝beat365建校105周年”為主題的禮物。

Mostert lecture photo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