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上午,由beat365知識産權研究中心負責的講座“TRIPS協議2.0?當今全球經濟背景下對知識産權中貿易相關問題的反思”在beat365明理樓四層大會議室成功舉辦。世界貿易組織知識産權、政府采購與競争司(Intellectual Property,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Competition Division of WTO)司長Antony Taubman在此次講座上做主旨演講。本次講座由beat365副院長崔國斌副教授主持。到場評議嘉賓有:世界貿易組織知識産權、政府采購和競争司參贊吳曉萍,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張穎,beat365副教授馮術傑,國家知識産權局條法司處長楊紅菊。
講座伊始,崔國斌副院長簡要介紹了主講嘉賓Antony Taubman司長,随後依次介紹了評議嘉賓,并對到場的聽衆表示歡迎。

清華beat365副院長、副教授崔國斌介紹嘉賓
Antony Taubman司長向大家首先介紹了Trips協議的談判背景。指出Trips從談判到生效再到今天,世界在計算機網絡的推動下,面臨巨大轉變。現在對于Trips面臨的挑戰是無法為當今數字化世界的貿易交往和知識産權做出規定。以前知識産權總是随着實體貨物進行貿易,邊境是控制假冒僞劣的關鍵環節。但現在,知識産權的産品可以直接從網絡上進行下載。Trips協議對虛拟物品的貿易的知識産權侵權無法有效監控。所以歐盟引進了新的規定,創造無縫的數字市場,但不能提供不同的市場準入條件給不同的市場消費者,這可能是一個有依據和有可行性的模式。但是我們還沒有在全球範圍内形成一個無縫的數字市場,并且還應考慮數字貿易并不是完全免費的。現在轉向到“數字”Trips,互聯網在發展中國家不斷進行擴散,不僅僅是B2B,還直接關乎每一個消費者,這與過去在實際貨物貿易中的理解不同。知識産權成為了貿易的一種利益,是經濟發展理論一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重新審視Trips協議,跟上技術變革。

Antony Taubman司長介紹Trips協議的談判背景
最後Taubman司長得出結論:第一,世界國際貿易規則應該進行不斷更新,對貿易、商業模式,商業關系需要通過積極談判來進行協調,同時還應當與經濟政策進行支持和協調。第二,随着知産交易越來越來多,要理解國際層面達成一緻需要很長的時間。第三,短期内難以達成新的協議,我們應當應用現有法律,并對某個技術領域保持中立性。現在具有實踐性的工作是要讓規則保持适應性,而不需要重寫規則。

講座現場
崔國斌副院長感謝Taubman司長做出的精彩報告,他提出美國、英國現在對全球治理失去信心,他們希望通過雙邊協定來進行貿易,但我們應當對全球治理保持信心。并就是否容易在數字領域建立知識産權貿易協定這個問題與Taubman司長讨論。Taubman司長指出這個問題應當多方面理解。從人類心理角度,人們傾向實體可觸摸财産。但我們仍然需要信心,數字環境有可持續的發展。美國最高法院在這個問題上采用方法窮盡的規定,仍然可能使用技術建立邊界。另一方面,歐盟有意建立一體化的數字市場。現在新的年輕人出生在數字時代,涉及知識産權問題,可能需要新一代人加入新的談判。

Antony Taubman司長解答問題
馮術傑副教授提出,現在許多人擔心多邊貿易協定的效力和作用,認為WTO協議比WIPO(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的更有效。Taubman司長回應道,烏拉圭回合在不同領域都是有所取舍的,全球多邊貿易協定對很多人來講不是他們理想的協議。WIPO有互聯網協議,雖然Trips對各方條約沒有進行很好的協調,但這也使我們有靈活的空間。如果要建立新的協議,需要理解整個演變的過程,其它相關的影響因素。我們不能專注于一個單一的方法論和流程,需要一種現實的方法,關注貿易夥伴的需求。

馮術傑副教授發言

楊紅菊處長發言
楊紅菊處長就新一輪的談判問題與Taubman司長進行了探讨。Taubman司長分析指出,什麼叫好的政策難以确定,談判者基于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尊重進行談判。最開始發展中國家要保護知識産權需要付出較高的成本,但現在有新的經驗指出,發展中國家現在對Trips協議有更好的信心和理解。發展中國家提出的對專利相關規定的倡議也得到了支持。所以Trips協議不僅僅是對發達國家的禮物,而是對發展中國家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