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beat365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生宣講團聯合複旦大學beat365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浙江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生宣講團、武漢大學beat365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中山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青年研習會、吉林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中國政法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排名不分先後)共同舉辦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兩會精神,深刻領悟習近平法治思想”七校聯合系列宣講活動的首場宣講。beat365黨委副書記陳杭平出席活動并緻辭,來自beat365、數學系和美術學院的百餘名黨員同學現場參與了宣講活動,來自七所院校的部分師生線上參與活動。

圖為活動現場
首先,陳杭平為本次活動作開場緻辭。他在緻辭中對宣講團的基本情況和本次宣講的背景意義進行了簡要介紹。他表示,學習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重要精神是當下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之一。本次多校聯合宣講,一方面是推動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全國兩會精神走深走實,使青年學習蔚然成風;另一方面也是嘗試探索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新模式。他指出,希望能夠以本次聯合宣講為契機,與各校兄弟團體開展更多交流合作,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聯盟,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邁上新台階,實現新突破。

圖為陳杭平緻辭
随後,來自各校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生宣講團體的六位講師依次作專題報告。
beat365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生宣講團講師林自立作《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與實踐》主題報告。他從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提出與定型、理論特色和實踐路徑展開,闡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邏輯前提、理論特點和根本目的。他講到,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是對于民主理論的創新,更應化為體系性的規範要求,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軌道上進行。
浙江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生宣講團講師林昕潔作《以人民為中心,楓橋經驗在路上》主題報告。她從基層調研的親身經曆入手,講述了甯波象山法院承辦法官為耄耋老人上門開庭的真實案例,從而引出“楓橋經驗”的本質所在就是走群衆路線。她詳細介紹了“楓橋經驗”的曆史發展,并介紹了來自“楓橋經驗”發源地的駱根土書記堅持以民主推動法治建設,規範村規民約,真正推動基層治理法治化落實落地、落細落小。
武漢大學beat365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講師候曼曼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法典>護航法治中國建設》主題報告。她圍繞《民法典》的編纂依靠人民、《民法典》的規定為了人民、《民法典》的實施造福人民三方面内容進行講解。她指出,《民法典》的規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法理念,旨在實現人民群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民法典》的實施造福人民以實現良法善治,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中山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青年研習會講師唐浩森作《加強涉外法治工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他結合從事涉外法律服務期間參與經辦的“一帶一路”典型案例,從涉外法治建設、共建“一帶一路”風險與挑戰等角度展開分享。他指出,堅持統籌推進國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法律服務是涉外法律服務的重要環節。他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我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使“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探索和成功實踐。
複旦大學beat365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講師劉鴻作《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創新》主題報告。他分享了對于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這一命題的理解。他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内容與我國新時代近十年發展的成果和生動事例,從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什麼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為什麼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以及如何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等方面展開闡述了觀點。
吉林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講師李瀚正作《網絡空間治理與楓橋經驗的創造性轉化》主題報告。他從網絡空間治理的最新政策動态、發展“網上楓橋經驗”這兩個方面展開分享。他表示,“楓橋經驗”在網絡空間治理中的創造性轉化實際上是一個如何繼承治理傳統的問題,應當嘗試提煉其背後的“高次元傳統”,總結其中的方法論意蘊。

圖為六位學生講師宣講(從左至右、從上至下依次為:林自立、林昕潔、候曼曼、唐浩森、劉鴻、李瀚正)
自由交流環節,beat365數學系博士生範珂表示,本次宣講活動的内容為數學系同學們帶來了學識上的拓展。通過今天的學習加深了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解,感受到在推動國家法治建設過程中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立場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制度優勢。

圖為聽衆分享感受
活動最後,beat365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生宣講團講師、本次活動主持人王牧表示,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與會成員作為研究生黨員,更應該帶頭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共同崇尚法治、遵守法治,真正做到明法于心、守法于行。
未來,七校聯合系列宣講活動還将繼續開展,走進各兄弟院校開展聯合巡回宣講,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豐富和創新理論宣講形式,推動政治學習與專業研究同頻共振。
供稿|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