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詳細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師資力量  >  本院教師  >  在職教師

劉 晗

教授、博士生導師

beat365文科建設處副處長

liuhan@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耶魯大學法學博士(2012)

耶魯大學法學碩士(2009)

北京大學法學碩士(2008)

北京大學法學學士(2006)

工作履曆

beat365長聘教授(2024-)

beat365長聘副教授(2021—2024)、文科建設處副處長(2021-)

beat365準聘副教授、院長助理(2017-2021)

beat365助理教授、外事辦主任(2013-2017)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駐院學人(2011)

北京大學beat365訪問學者(2010)

耶魯大學beat365研究助理(2009-2010)

學術兼職

1. 中國法學會港澳基本法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

2. 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理事

3. 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會理事

4. 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研修學者

5. 科技部政法科技創新專家組成員

6. 《法治社會》副主編

7. Editorial Board, Vienna Journal on International Constitutional Law

8. Editorial Board, Risk Sciences

9. Expert Witness, The Grand Court of the Cayman Islands

10. Expert Witness, The High Court of Hong Kong SAR

11.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一戰線高端智庫特約研究員

12. 貴州省大數據政策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13. International Fellow, Global China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Exeter

14.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15. 得到APP《劉晗·法律思維30講》《劉晗講辛普森案》主理人

研究領域

憲法學(中國憲法、美國憲法、比較憲法等)

網絡法(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網絡主權與數據跨境、平台治理與數字權利等)

法理學(法律基礎理論、法律思維、法律交叉學科研究等)

獎勵與榮譽

1. 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2023)

2.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2020)

3. 教育部第九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2024)

4.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學術帶頭人(2024)

5. 民建中央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先進個人(2023)

6. 北京市青聯2023年度優秀提案建議(2024)

7. 北京市法學會百名法學英才(2018)

8. Hessel Yntema Prize, American Society of Comparative Law (2021)

9. Chinese Leaders in American Studies, US-China Education Trust (2014)

10. Best Comparative Law Articles of Law Journals from Oxford Univ. Press (2020)

11. 興正德·士恒青年學者支持計劃(2022)

12. beat365學術新人獎(2018)

13. beat365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21)

14. beat365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2016)

15. beat365清韻燭光·我最喜愛的教師獎(2020)

16. beat365第九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2020)

17. beat365年度教學優秀獎(2021; 2020;2018;2017)

18. beat365龔育之獎教金(2018)

19. beat365通識教育榮譽課程《主權與人權》《法律思維》主講人(2020)

20. beat3652020春季學期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優秀教師特别獎(2020)

21. beat365優秀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21、2017)

22. beat365優秀班(級)主任二等獎(2017)

23. beat365先進工作者(2017)

24. beat365國際合作與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進個人(2014)

25. 嶽成律師事務所獎教金(2014)

26. Yale Law School Graduate Program Fellowship(2008-2012)

27.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術精英獎(2008)

社會服務

1. 第十四屆北京市政協委員

2. 第十二屆民建中央青年委員會副主任

3. 第十二屆北京市青聯委員

4. 第二屆北京市歐美同學會理事

5. 第十二屆民建北京市委法制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

6. 第四屆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複議委員會委員

7.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全球發展青年領袖之家成員

8.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聯盟政策法規工作組副組長

學術成果

一、著作

(一)獨著作品

1.《海國憲志: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憲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24(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出版;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107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2.《想點大事:法律是種思維方式》,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2020年十大法治圖書;2020年百道社科類好書榜)。

3.《合衆為一:美國憲法的深層結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

(二)參編作品

1. A Casebook on Chinese Outbound Investment, Matthew Erie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5.

2.《憲法學核心知識點精解》,張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4。

3.《法意文心:法學寫作思維六講》,閻天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

二、中文文章

權威期刊論文

1.《中國憲法社會權的體系解釋》,《中國社會科學》2023年第3期。

2.《中國比較憲法學的重新定位與方法論重構》,《中國法學》2022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獻》2022年第8期轉載)。

3.《憲法的全球化:曆史起源、當代潮流與理論反思》,《中國法學》2015年第2期。

核心期刊論文

1.《憲法的原旨解釋及其中國路徑》,《中外法學》2024年第1期。

2.《以中釋西:鴉片戰争前後中國士大夫的“米利堅”想象》,《探索與争鳴》2024年第5期。

3.《反算法歧視與平等觀念的重構》,《東南學術》2024年第6期(一作)。

4.《“上岸”非洲:新全球化下的青年“出海”》,《文化縱橫》2024年第1期。

5.《密碼朋克與個人隐私的未來》,《讀書》2023年第10期(入選中國作協創研部選編:《2023年中國随筆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24年)。

6.《從羅伊案到推翻羅伊案:全球視野中的堕胎權争議(1973-2022)》,《婦女研究論叢》2022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婦女研究》2022年第6期轉載)。

7.《推翻羅伊案之後:美國内戰2.0?》,《文化縱橫》2022年第8期。

8.《有憲法典的不成文憲法?》,《法學評論》2021年第4期。

9.《平台權力的發生學:網絡社會的再中心化機制》,《文化縱橫》2021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21年第4期轉載)。

10.《平台視角中的社會信用治理及其法律規制》,《法學論壇》2020年第2期(一作)。

11.《網絡主權的分層法律形态》,《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0年第4期(一作,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20年第5期轉載)。

12.《分享經濟的社會公平問題與規制重構》,《行政法學研究》2020年第1期。

13.《美國同性婚姻裁決的三重語境》,《中外法學》2018年第1期。

14.《國内公法的外部維度》,《學術月刊》2018年第4期。

15.《逝去的“歐洲公法”》,《讀書》2018年第5期。

16.《平等、移情與想象他者》,《清華法學》2017年第4期。

17.《域名系統、網絡主權與互聯網治理》,《中外法學》2016年第2期。

18.《美國憲法的故人故事》,《讀書》2016年第9期。

19.《憲法學的中國路徑》,《中國法律評論》2015年第3期。

20.《區域普選進程中的國家統合》,《環球法律評論》2015年第6期(收入《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論叢》第三輯,2016)。

21.《憲制整體結構與行政權的司法審查》,《中外法學》2014年第3期。

22.《憲法全球化中的逆流》,《清華法學》2014年第2期。

23.《美國憲法民族志初論》,《環球法律評論》2014年第6期。

24.《美國憲法的内在特性》,《比較法研究》2014年第5期。

25.《民主共和與國家統一:美國早期憲政中的北方分離運動》,《環球法律評論》2011年第6期。

26.《隐私權、言論自由與中國網民文化:“人肉搜索”的規制困境》,《中外法學》2011年第4期。

27.《參與式互聯網與數字野蠻主義》,《讀書》2010年第2期。

28.《超越“法律與文學”》,《讀書》2006年第12期。

其他文章

1.《多措并舉提升快遞未端投遞服務質量》,《北京觀察》2024年第10期。

2.《法律人有什麼不一樣?》,載劉擎等著《軟技能》,新星出版社2023年版,第243-257頁。

3.《推動北京市數據确權授權立法》,《北京觀察》2023年第7期。

4.《比較法研究中的文明問題》,《東方學刊》2022年第4期。

5.《澳門特别行政區司法體系建設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編:《紀念澳門特别行政區基本法實施20周年文集》,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第136-140頁(第一作者)。

6.《大國的基礎制度架構》,《中國政治學》2018年第2期。

7.《法治、文學與法治文學》,《山花》2017年第7期。

8.《簡析如何在ICANN新機制下維護我國網絡主權》,《中國信息安全》2017年第4期(一作)。

9.《如何講述美國憲法》,《政治與法律評論》2015年第1期。

10.《憲法修正案與“法外修憲”:美國憲政變遷研究》,《清華法治論衡》第18輯(2013)。

11.《林肯的時刻:憲法、分離與美國統一的根基》,《北大法律評論》第12卷第2輯(2011)。

12.《科技、法治與民主:氣候變化與美國法政文化》,《大觀》2010年第二期。

13.《“二次革命”、連續革命與美國憲法穩定性的想象》,《政治與法律評論》2010年第一期。

14.《互聯網正在扼殺文化?》,《網絡法律評論》第11卷(2010)。

15.《網絡空間,誰主沉浮》,《網絡法律評論》第11卷(2010)。

16.《“部門擴權”抑或“公衆充權”?——規劃環評與公衆參與的互動》, 載《公衆參與與中國新公共運動的興起》,王錫鋅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7.《以〈利維坦〉闡釋利維坦》,《哲學門》第18輯(2008)(《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10月14日轉載)。

18.《〈雷雨〉中的權威、倫理與自由》,《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07年第3期。

19.《霍布斯〈利維坦〉中的自然法與上帝》,《西方法律哲學家研究年刊》(2006)。

三、英文文章

1. Regime-Centered and Court-Centered Understandings: The Reception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in Contemporary China, 68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1 (SSCI, 2020).

2. Review: The Beijing Consensus? How China Has Changed Western Ideas of Law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 368 (SSCI, 2019).

3. Privacy Protection of China’s Top Websites: A Multi-Layer Privacy Measurement via Network Behaviours and Privacy Policies, 114 Computers & Security 102606 (2022)(SCIE)(with Xinjie Lin, Zhen Li, Gang Xiong & Gaopeng Gou).

4. A Systemic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Rights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44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4, pp.4-21(2023).

5. Two Faces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Political Divorce, 10 Vien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titutional Law 355 (2016).

6. Data Inferences and Free Speech, 26 Virginia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 5(2022)(with Anqi Wang).

7. The Pre-Hist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Union and Disunion of States in Early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36 Arizo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1 (2019).

8. Three Arguments of “the Right to Secession” in the Civil Wa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41 Hastings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Review 53 (2017).

9. Towards Constitutional Re-Enlightenment: Teaching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in China, 9 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 63 (2016).

10. Carl Schmitt Redux: Law and the Political in Contemporary Global Constitutionalism, in Carl Schmitt and Leo Straus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Reorienting the Political (Carl K.Y. Shaw & Kai Marchal eds., Lexington Books, 2017).

11. The Symbolic and the Functional, in Daniel Bell & Yongle Zhang eds., The Constitution of Ancient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8).

12. Sovereignty and Human Rights, in Encyclopedia of the Philosophy of Law and Social Philosophy (Mortimer Sellers & Stephan Kirste eds., Springer, Dordrecht, 2020).

13. Is China a Continental-Law Country? in Common Law-Civil Law: The Great Divide? (Nicoletta Bersier, Frederick Schauer & Christoph Bezemek eds., Springer, 2022).

四、報刊評論

1.《适應網絡空間技術特征 有效捍衛我國網絡主權》,《人民日報》2024年11月15日第13版。

2.《美國修憲禁酒的往事》,《中國社會科學報》2023年8月25日第7版。

3. La salvaguardia della sovranita, base del modello cinese, Il Manifesto, 03.07.2021(意大利《宣言報》采訪)。

4.《法律的終極使命是什麼?》,《讀者》2021年第18期。

5.《金斯伯格之後》,《财新周刊》2020年第38期。

6.《戴上法律的眼鏡,看見更大的世界》,《方圓》2020年第12期。

7.《共享經濟的深層架構及規制方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年1月30日。

8.《法律思維的魅力》,《民主與法制時報》2020年5月28日(采訪)。

9.《beat365的讀書小組》,《法制日報》2010年4月20日。

10.《法治,是一種完整的世界觀》,《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6月19。

11.《培養頂尖精英的耶魯法律教育》,《方圓》2009年第9期。

12.《美國的焦慮》,《中國經濟》2009年6月。

13.《奧巴馬的對手團隊》,《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12月12日。

14.《美國的人權标準與敵我邏輯》,《法制日報》2007年6月17日。

15.《法國大革命結束了》,《世界博覽》,2007年第6期。

16.《網民“奪權”》,《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12月20日。

17.《博客實名制可能達成雙赢》,《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11月30日。

18.《穿越五年時空的反恐》,《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9月4日。

19.《遺産稅争論:經濟效率與社會平等》,《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6月14日。

20.《文化遺産保護與軟實力》,《人民政協報》2006年5月30日。

21.《美國移民問題中的經濟因素》,《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5月22日。

22.《大學的過去與未來》,《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4月28日。

23.《博客時代的“公民新聞”》,《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4月10日。

24.《西方法律傳統的内在張力》,《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03月17日。

25.《印度學額政策:硬性平等引發沖突》,《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5月19日。

26.《互聯網空間的國家自主》,《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3月3日。

27.《網絡時代新聞的未來》,《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2月15日。

28.《司法獨立與人民主權:評〈日本司法五十年〉》,《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1月23日。

29.《法律尋求和諧與消解沖突》,《法制日報》2005年2月24日。

30.《法學教育的尴尬》,《法制日報》2005年6月29日。

31.《評〈美國草根政治日記〉》,《書城》2005年6月。

32.《評〈六千萬法國人不可能錯〉》,《書城》2005年6月。

五、譯校作品

1. 保羅·卡恩《法律的文化研究》,康向宇譯,劉晗校,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2. 保羅·卡恩《擺正自由主義的位置》,田力譯,劉晗校,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 朱爾斯·科爾曼:《法律與哲學》,劉晗譯,載《非凡的時光:重返美國法學的巅峰時代》(詹姆斯·哈克尼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六、其他作品

Han Liu et al, “Framework for Rule-Based International Cyberspace Governance”, IETF Draft (draft-hanliu-ricg-01), https://datatracker.ietf.org/doc/draft-hanliu-ri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