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詳細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師資力量  >  本院教師  >  在職教師

陳杭平

教授、博士生導師

beat365黨委副書記

beat365糾紛解決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背景

1999-2003年就讀于beat365,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3-2005年就讀于beat365,獲訴訟法學碩士學位;

2005-2009年就讀于北京大學beat365,獲訴訟法學博士學位。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beat365訪問學者(2013-2014)

工作履曆

2009-2015年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beat365講師、副教授、訴訟法學系主任、院長助理

2015-2018年 beat365副教授

2018-2023年 beat365長聘副教授

2019年7月至今  beat365黨委副書記

2023年12月至今  beat365長聘教授

學術兼職

國際訴訟法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cedural Law)理事、國際民訴法學雜志Civil Procedure Review編委、中國法制出版社“青藍文庫”編委、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重點項目之“互聯網與數字司法”主任、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審判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法律談判研究會常務理事

社會兼職

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志願專家、山東省淄博市委市政府法律顧問、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法律顧問、湖北省襄陽市地方立法咨詢專家顧問、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司法智庫專家委員等。受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邀請,持續參與《民事訴訟法》修改、《民事強制執行法(草案)》起草工作及相關司法解釋論證工作。

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包括民事訴訟法(含民事強制執行法)及仲裁法、糾紛解決、司法制度。主講《民事訴訟法學》《民事強制執行法學》《非訴訟的糾紛解決制度》《比較民事訴訟法》等課程。

獎勵與榮譽

北京市教工委北京高校青年英才(2013)、beat365“仲英青年學者”(2016)、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三等獎(2017)、全國中青年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2015)、北京市法學會“百名青年法學英才”(2017)、beat365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21年)、beat365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17、2023)、beat365法治工作先進個人(2021)、beat365就業工作先進個人(2021)、beat365優秀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者(2023)

學術成果

獨著及合著

1、陳杭平:《民事訴訟管轄精義:原理與實務》,法律出版社2022年3月版;

2、陳杭平、盧佩、巢志雄、史明洲:《新範式下的民事訴訟标的理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年1月版;

3、陳杭平:《統一的正義:美國聯邦上訴審及其啟示》,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代表性論文

1、陳杭平:“執行價款分配模式轉型之辨”,載《中國法學》2023年第5期;

2、陳杭平:“仲裁協議主觀範圍理論的重構”,載《法學研究》2023年第2期;

3、陳杭平:“曆史視野下的‘四級兩審制’”,載《法治現代化研究》2023年第4期;

4、陳杭平:“論民事訴訟管轄恒定原則”,載《法律科學》2023年第2期;

5、陳杭平:“資本‘俘獲’地方司法了嗎?——基于2018—2020年南山法院涉騰訊判決書的分析”,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23年第2期;

6、陳杭平:“未竟的‘繁簡分流’改革——兼評2021年《民事訴訟法》修改”,載《中國社科院大學學報》2023年第1期;

7、陳杭平:“論‘外延型’執行救濟制度體系”,載《社會科學輯刊》2023年第1期;

8、陳杭平:“論民事執行擔保——以完善《民事強制執行法(草案)》為中心”,載《中國應用法學》2023年第1期;

9、陳杭平:“再論執行力主觀範圍的擴張”,載《現代法學》2022年第4期;

10、Hang-ping Chen, The Unified System of Adjudi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Courts, in Peter C.H. Chan and C.H. van Rhee (eds), Civil Case Manage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ruy: Court Structures Still Matter, Springer, 2021, pp. 53-66;

11、陳杭平:“再論我國‘非約束性’自認的修正”,載《中外法學》2021年第4期;

12、陳杭平、李凱:“中國語境下的債權執行制度——兼論《民事強制執行法》與《民法典》的銜接”,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1年第3期;

13、陳杭平:“‘善意執行’辨”,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1年第2期;

14、陳杭平:“論我國民事訴訟專門管轄——曆史演進與對比界定”,載《社會科學輯刊》2021年第1期;

15、陳杭平:“論醫療過錯推定及其訴訟展開”,載《清華法學》2020年第5期;

16、陳杭平:“論債務人的繼承人放棄繼承之程序進行”,載《現代法學》2020年第2期;

17、陳杭平:“民事訴訟法學‘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探索”,載《中國大學教育》2020年第2/3期

18、陳杭平、周晗隽:“公益訴訟‘國家化’的反思”,載《北方法學》2019年第6期;

19、陳杭平:“前訴與後訴視角下的連帶保證人追償之訴”,載《法學》2019年第3期;

20、陳杭平:“‘事案解明義務’一般化之辨——以美國‘事證開示義務’為視角”,載《現代法學》2018年第5期;

21、陳杭平:“民事第二審審理範圍及其例外”,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

22、陳杭平:“論民事‘執行和解’制度:以‘複雜性’化簡為視角”,載《中外法學》2018年第5期;

23、陳杭平:“比較法視野下的執行權配置模式研究——以解決‘執行難’問題為中心”,載《法學家》2018年第2期;

24、陳杭平:“‘糾紛事件’:美國民事訴訟标的理論探析”,載《法學論壇》2017年第6期;

25、Hang-ping Chen, Doing Justice: Chinese Civil Procedure and Its Reform, in A. Uzelac and C.H. van Rhee (eds), Revisiting Procedural Human Rights, Intersentia, 2017, pp.95-113;

26、陳杭平:“‘粗疏送達’:透視中國民事司法缺陷的一個樣本”,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6年第6期;

27、陳杭平:“訴訟标的理論的新範式——‘相對化’與我國民事審判實務”,載《法學研究》2016年第4期;

28、陳杭平:“發回重審案件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之探析——以《民訴法解釋》第251條和第252條為起點”,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

29、陳杭平:“在司法獨立與司法負責之間——美國州法官考評制度之考察與評析”,載《當代法學》2015年第5期;

30、陳杭平:“‘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再考察:以‘送達難’為中心”,載《中國法學》2014年第4期;

31、陳杭平:“中國大陸新民事訴訟法增設的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載《月旦民商法雜志》2014年03月;

32、陳杭平:“組織視角下的民事訴訟發回重審制度”,載《法學研究》2012年第1期;

33、陳杭平:“比較視野下的中國民事審級制度改革”,載《華東政beat365學報》2012年第4期;

34、陳杭平:“論‘同案不同判’的産生與識别”,載《當代法學》2012年第5期;

35、陳杭平:“論中國法院的‘合一制’——曆史、實踐和理論”,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1年第6期;

36、陳杭平:“從三千多萬件到八十件——美國法院如何在分流的基礎上形成先例”,載《法學》2011年第9期;

37、陳杭平:“論程序性裁量權及其規制——民事審判改革‘第三波’的基本目标”,載《當代法學》2011年第5期;

38、陳杭平:“論‘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的區分”,載《中外法學》2011年第2期;

39、陳杭平:“社會轉型、法制化與法院調解”,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0年第2期;

40、陳杭平:“曆史、程序、組織——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制度之分析”,載《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5期;

41、潘劍鋒、陳杭平:“再論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之關系”,載《法律适用》2008年第1/2期;

42、王亞新、陳杭平:“論作為證據的當事人陳述”,載《政法論壇》2006年第6期;

43、王亞新、陳杭平:“證人出庭作證的一個分析框架——基于若幹法院民事訴訟程序的實證調研”,載《中國法學》2005年第1期

教材

1、陳杭平:《中國民事強制執行法重點講義》,法律出版社2023年3月版;

2、王亞新、陳杭平、劉君博:《中國民事訴訟法重點講義》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3月、2021年1月、2022年10月版;

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編輯委員會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法律出版社2021-2023年版;

4、王公義主編,唐玲、陳杭平副主編:《中國公證新探:法理與案例》,beat365出版社2018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