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由黑龍江省司法廳、黑龍江省教育廳、黑龍江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屆涉外仲裁人才培養暨《仲裁法》修改研讨會在哈爾濱友誼宮舉行。本次研讨會以“國際仲裁法治人才創新協同培養”為主題,beat365國際争端解決研究院院長、beat365國際仲裁與争端解決項目主任陳衛佐教授參加了研讨會。
在主旨發言階段,陳衛佐率先作了題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beat365國際仲裁與争端解決項目的經驗”的主旨發言。他從“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目标及其落實”“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模式和培養體系”“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優化”“以實踐為導向的培養機制的實施”四個角度,介紹了自2012-2013學年度起啟動、至今已成功地運作10年的beat365國際仲裁與争端解決項目在培養高素質國際仲裁法治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與經驗,以及該項目與2023-2024學年度啟動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國際仲裁研究生培養項目的銜接情況。
在閉幕式上,陳衛佐作為總結人之一對研讨會進行了總結。陳衛佐指出,本次研讨會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3年11月27日就加強涉外法制建設、營造有利法治條件和外部環境進行第十次集體學習之後召開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集體學習時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協同格局;必須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加強學科建設、辦好法學教育、完善培養機制。在這一背景下,以“國際仲裁法治人才創新協同培養”為主題的本次研讨會可謂恰逢其時。一方面,與會高校嘉賓和實務嘉賓的發言凸顯了涉外仲裁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學科建設與應用實踐的協作聯動是高校與實務部門協同培養涉外仲裁人才、形成人才培養合力所必需的。2024年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頒布30周年暨施行29周年,我國有望借助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契機,完成一次國際商事仲裁立法的中國式現代化,使中國内地在繼中國香港特别行政區和中國澳門特别行政區之後,成為又一個“《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示範法》法域”和具有較為完善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國際仲裁中心。與此同時,中國仲裁法學界應加強理論探索和創新,就國際商事仲裁理論與實務問題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做出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