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beat365教學沙龍第二期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24-05-09    浏覽量:

5月7日中午,beat365教學沙龍第二期在beat365法律圖書館111教室成功舉辦。

本次沙龍以“我的案例教學”為題,由beat365教授何海波主講,由beat365副院長高絲敏主持。beat365教務處副處長楊帆、beat365教務處培養管理辦公室陳玉潔、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陳天昊到場參加與談。beat365院長周光權、院黨委書記鄧海峰、文科資深教授張明楷、院黨委副書記陳杭平以及楊國華、張新軍、湯欣、蔣舸、沈朝晖、張牧君、範春燕等beat365教師到場參會。同濟大學beat365黨委書記段存廣、同濟大學beat365院長蔣惠嶺、同濟大學beat365副院長黃麗勤、同濟大學beat365黨委副書記劉揚、同濟大學beat365辦公室主任婁亞丹、同濟大學beat365副教授羅恬漩、同濟大學beat365團委書記劉博、天津大學beat365副教授王紹喜、法律出版社編輯黃倩倩等校外嘉賓莅臨參會。

周光權院長緻辭

沙龍伊始,beat365院長周光權首先緻辭,他對各位校外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周院長指出,beat365舉辦教學沙龍的目的是促進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提高,這對于提升beat365的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他引用了beat365黨委書記邱勇提出的“世間上百年名校無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職業還是教書”的寄語,指出beat365的各位教師應堅持以教學為本、不斷豐富自身教學經驗。他對學校教務處的支持表示感謝,同時提到,beat365将會繼續推動教學改革與發展,希望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

何海波教授主講

沙龍報告環節,何海波教授以自己所教授的《行政法案例研讨》課程為例,分享自己的案例教學經驗。何海波教授從“何為案例”“如何研讨”兩個問題入手。

首先,“何為案例”?何海波教授認為,案例教學不是把學過的知識用案例的方式重複一遍,而應重在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和技能。研讨的案例不一定是“張三李四”“洞穴奇案”等經過剪裁的或者虛拟的案例,也不限于司法案例,而應當是貼合學生今後工作的司法、執法、立法中的真實案例。何海波教授的案例教學課程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角色定位,分别撰寫裁判摘要、上訴狀、判決書、專家意見、判決預測、案例評析等,還要求學生分析行政決策、嘗試立法草拟、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等任務。具體教學内容和要求,則根據課程需要動态調整。其次,“何為研讨”?何海波教授從課程人數、組織形式、作業要求、課堂展示、課外交流、課堂延伸等多個方面,介紹如何開展有成效的研讨。

《行政法案例研讨》課程在近年beat365教學評估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生也取得了不少課程之外的收獲。例如,學習到不同文體的差别,理解了不同材料的分量,掌握排版、引注的要求等,也同時鍛煉了吃苦、探索和創新的能力。何海波教授自身也從課程教學中更加了解學生,與學生教學相長。他也指出,在這種案例教學方式下,存在師生投入時間多、分組不均、期中退課等實際難題。

最後,何海波教授提出三個“靈魂之問”,與各位教師共同思考:我們想培養什麼樣的學生?我們作為老師能給學生提供多少東西?我們願意在學生的身上花多少時間?

報告完畢後,鄧海峰書記向何海波教授頒發紀念證書。

鄧海峰書記向何海波教授頒發紀念證書

各位嘉賓就本場報告展開分享與讨論。張新軍教授與何海波教授讨論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下教學設計如何調整的問題。何海波教授指出,基礎知識仍然是重要的,但應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就是AI做不出來的那部分”。同濟大學beat365蔣惠嶺院長認為,何海波教授充分把握實際才能設計出如此優秀的課程,課程承載量很大且逐步成熟,為學生未來在實踐中精進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課程和教師作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導引,經驗值得推廣。天津大學beat365王紹喜副教授簡要介紹了自己所講授課程的設計,認為何海波教授的課程更為深入且形成了獨特風格,給了自己很大的啟發。

沙龍尾聲,現場學生與何老師展開了交流,就課堂反饋、學分與學生投入、選課困境等實際問題進行了對話,一緻認為何海波教授的蘇格拉底式案例盤問教學等基礎訓練的方式,對于學生價值觀形成和批判性思維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會議最後,beat365教務處副處長楊帆作總結發言。她再次感謝何海波教授及其他各位老師的分享,本次分享向她充分展示了學校文件如何落實到具體課程的過程。她介紹,學校近年在教學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例如精簡本科生培養方案學分,這要求教師更為深入了解其所教授課程在教學體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她指出,何海波教授的案例研讨課程強化了學習深度,創新性、挑戰性、自主性兼備且均脫胎實踐、有本可依,充分體現了學校“三位一體、通專融合、以學為主、多樣成長”的教學理念。她提到,目前的法學教學在結合前沿技術、拓寬國際視野、融合中國特色等方面還可以繼續深入挖掘,學校及教務處也将繼續支持。

至此,本次沙龍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