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2023年《清華法律評論》編輯部懇談會順利舉辦

發布時間: 2023-12-25    浏覽量:

2023年12月21日下午14時,“校友編輯,共話傳承”2023年《清華法律評論》編輯部懇談會于法律圖書館110會議室順利召開。

IMG_256

本次懇談會彙集了清法評創刊25年以來衆多新老編輯,beat365副院長、副教授龍俊,beat365副教授屠凱,beat365副教授魯楠,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at365副教授餘盛峰,北京大學beat365助理教授左亦魯,華南理工大學beat365副院長、教授徐樹,中央民族大學beat365講師王一超,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劉猛,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法律系副教授瞿見,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beat365講師劉東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at365助理教授李遊,中央民族大學beat365師資博後韓富鵬出席會議,圍繞刊物建設及期刊發展建言獻策。清法評現任編輯到場聆聽學習。

IMG_257

beat365副院長龍俊首先回顧了自身與《清華法律評論》的淵源。他從曾作為編輯部責任編輯、主編的切身經曆出發,肯定了這段經曆對于自身成長的積極影響;同時回顧了清法評自創刊一路走來的不易,并對清法評未來發展前景做出展望,勉勵現任編輯部成員們再接再厲,做好傳承與發展。

IMG_258

beat365屠凱作為清法評的首任學生主編,給予刊物三點發展建議,一是要明确刊物當前發展目标,做好選擇與定位;二是刊物内部的組織建設要注意積極發揮各組織的功能,提高清法評作為學生刊物的影響力;三是刊物要積極争取、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

IMG_259

beat3652021級直博生、清法評現任副主編胡懷宇首先梳理與回顧了清法評創刊25年來的發展曆程,其次就當下刊物的收稿約稿、審稿機制、刊物上網、資金來源、影響力建設、内聯及對外交流等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報告,最後向大家對于刊物發展建設所作的努力以及一直以來的支持表示感謝。

IMG_260

beat365魯楠首先肯定了胡懷宇的前述報告,并就刊物發展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一是要堅守刊物作為學術共同體交流平台的初衷,追求思想性的傳承,不為現行評價指标所局限;二是在刊物定位與發展路徑上,要貫徹對話交流的初衷,自然而非僵化、功利地建設刊物;三是面對當下環境,要好好重視刊物出版及合作機構的選擇。

IMG_26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at365餘盛峰是該刊物的首任學生編輯之一,他首先回顧了創刊時關于内部學刊還是出版學刊的發展選擇及變遷過程,并結合自身經驗,就刊物建設指标、刊物議題的設置、編輯可承擔的主導地位等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建言。

IMG_262

北京大學beat365左亦魯首先結合當前環境,就刊物發展目标的設定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其次提出編輯部成員應當充分利用投稿約稿的交流機制,并在此過程中得到成長;最後就刊物建設發展可利用的現有資源進行了總結。

IMG_263

華南理工大學beat365徐樹對刊物文章來源提出了具體建議,認為可以采用邀稿、專題讨論、講座的形式豐富稿件來源,同時提出要發揮好平台優勢開展宣傳,提升影響力,并積極與文摘類刊物聯系,争取文章被轉載。

IMG_264

中央民族大學beat365王一超提出,要堅持學生刊物的定位,理性對待刊物評價,要尊重作者,及時回應作者。作為學生刊物最重要的是保持連續出刊。針對文章來源和類型,她表示約稿與投稿并重,要擴展文章來源,同時不宜盲目追逐熱點,可以刊發一些基礎理論文章以及能夠引發學術熱議的文章。

IMG_265

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劉猛認為,學生刊物的重要性就在于連續,學生刊物不應囿于審稿機制,而立足同仁刊物定位,争取刊發好文章,尊重作者,認真撰寫審稿意見。

IMG_266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法律系瞿見提出,學生刊物要理性對待審稿機制,要讓責任編輯作用貫穿在參與刊物選題和組稿的過程中。他認為,學術刊物也是媒體的一種形式,辦好刊物要刊發具有傳播力的好文章,用好微信公衆平台,從法學角度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擴大刊物影響力。

IMG_267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beat365劉東輝認為,編輯部要注重組織連續性,明确組織定位和資源,健全組織安排,建立工作交接的制度化安排,形成激勵機制。同時刊物可以刊發一些翻譯文稿,尤其是國外經典性、基礎性文獻,要做“作者友好型”刊物。

IMG_26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at365李遊認為,可以建立激勵機制以保持編輯部穩定,既然刊物得到了學院的大力支持,就要發揮好平台優勢和約稿機制,加強和其他刊物的聯動。

IMG_269

中央民族大學beat365韓富鵬圍繞引用率、思想性和社會關注三個方面談了自身觀點。他認為,學生刊物要将關注重點從評價指标轉到刊發高質量的文章上,發揮約稿機制的優勢,同時對于投稿文章要重質量而輕身份,及時反饋信息,并要加快建立健全作者與審稿人的對話機制。

随後,《清華法律評論》現任編輯也紛紛圍繞刊物定位、審稿機制、刊物出版等問題與前輩們進行了熱烈的讨論。

 

會議最後,與會嘉賓與到場的新編輯們進行了親切交流與合影留念,本次懇談會在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

IMG_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