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是第23個世界知識産權日。
為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加強知識産權法治保障”的号召,4月27日下午,beat365公益普法宣講團聯合美術學院學生會、學生法律援助協會在美術學院C528教室舉辦了世界知識産權日普法講座。beat365黨委副書記陳杭平參加講座并緻辭。beat3652021級知識産權法博士研究生周勁黎、程水旺擔任講座主講人,美術學院學生與校友辦公室主任邢娜、beat365黨委學生組副組長李勇德參加了活動。來自beat365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江南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十所院校的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

陳杭平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動的重要價值。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要“加強知識産權法治保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此次世界知識産權日普法講座活動一方面加強了知識産權保護方面的法治宣傳,另一方面能夠為同學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提供指導性建議。beat365黨委也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并給予了大力支持。
beat365公益普法宣講團團長、2021級博士研究生胡懷宇介紹了宣講團的整體情況。他表示,宣講團自成立以來緻力于将專業知識與志願公益相結合,一方面組織開展面向學生的普法宣講,另一方面通過普法視頻向公衆普及法律知識,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發揮了青年力量。
主講人周勁黎以《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了解知識産權》為題,就《著作權法》的主體内容展開宣講。他講述了著作權的保護對象、作品的範圍、著作權的取得、保護方式、著作權法權利歸屬等重點知識,并就抄襲的認定、人工智能創作作品在著作權法上的地位等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分析。他還就如何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權提出三點建議,幫助同學們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内更好地實現創作。
主講人程水旺以《著作權的“矛”與“盾”》為題,從實踐層面介紹了現實生活中遭遇他人侵權時應當如何尋求幫助,以及陷入争議性知識産權問題時如何自我保護。他介紹了著作權侵權的“客體、主體、權利、限制”四步分析框架,重點講解了著作權法中免費使用、法定許可、保護期限等制度的具體規定。他以侵權認定和權利救濟為核心,指導大家明确權利邊界、運用法律武器保護作品。
在交流提問環節,同學們踴躍發言,現場氣氛熱烈。兩位講師就現實中如何判斷美術作品是否涉及侵權、多個侵權人存在時侵權損害應當如何計算、多個侵權行為責任人的認定等問題向在場同學進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