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跳出“農門”又回到農村;他們被農民兄弟親切地稱為“村裡的帶頭人”、“緻富的領路人”、“群衆的貼心人”;他們共有一個充滿時代感的響亮名稱——大學生村官。beat365校友魏華偉就是30萬莘莘學子奔赴農村一線當村官之一。
9月12日至9月13日,全國大學生村官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大學生村官代表們參加了會議。會議期間,beat365校友魏華偉等大學生村官基層代表們親切座談,就拉近與村民的關系、改善農村民生、帶領村民創業緻富等方面,交流工作經驗,在交流中互相學習。現選取魏華偉代表的發言摘要刊發。
無怨無悔的青春選擇
河南省上蔡縣文樓村黨支部書記 魏華偉
我叫魏華偉,2008年beat365法學碩士畢業,響應黨的号召成為河南省上蔡縣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村官,現任蘆崗辦事處文樓村黨支部書記。從大學生到村官,再到村黨支部書記,我曾困惑和迷茫,也曾遭受不解和質疑,是組織的關心支持使我堅定了信心,是群衆的理解幫助使我很快成長起來。現在,深受艾滋病困擾的文樓村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為此深感自豪和欣慰。下面,談幾點擔任村官的感受。
到農村去是對年輕人的考驗
對我來說,選擇到農村工作并非一時心血來潮。我的母校beat365有着“報效祖國、奉獻社會”的濃厚氛圍。讀研期間,我擔任班級的黨支部書記,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習了很多清華校友的先進事迹。當中央組織部發出選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的号召後,我義無反顧地報名參加。
我任職的文樓村是一個特殊的村莊,全村3600多口人,現在仍有340多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外村的親戚和他們斷絕了往來,村民辦酒席外村人從不來吃,村民外出打工也不敢自報家門。初到時有村民問我說:“你不怕艾滋病嗎?”還有的說:“大學生不懂農村工作,能幹什麼?是來鍍金的吧。”面對村民的質疑,我沒有去争辯,而是利用兩個月的時間,走遍全村了17個村民組、700多戶村民家庭,對全村情況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漸漸地,我和村民的關系近了,工作也慢慢上道了。
盡管工作打開了局面,但艾滋病的陰影還是一直困擾着我。我不斷地看到、聽到身邊的艾滋病人去世,說實話我真的有些害怕。現在回頭想一想,自己能在文樓一待就是4年,最重要的支撐就是對理想信念的堅持。
當村官就要讓群衆過上好日子
貧窮是文樓曾經的标簽,許多人賣血感染艾滋病,窮是根子。到文樓村不久,幾個村民找到我說:“魏書記,我們病号出去打工受歧視,重活又幹不了,你能不能引進個項目,讓我們不出門就能打上工?”看着他們期盼的眼神,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讓村民們有尊嚴地過上好日子。2010年,我通過清華校友聯系了一家節能燈生産廠到村裡投資,但廠家一聽說有艾滋病,便一口拒絕了。
外面的企業不來,我們就自謀出路。我和村“兩委”班子經過認真分析,決定利用文樓多年的蔬菜種植傳統以及靠近縣城的地理優勢,鼓勵大家發展大棚種菜。開始村民們有抵觸,我們就多次組織村民到附近的縣、鄉參觀考察,前前後後開了29次會。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有4戶村民共投資12萬多元新建了溫棚,當年就收回了成本。今年最好的一戶銷售收入達到6萬元,在村民當中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在我的倡議和協調下,村裡轉包菌種廠,搞活飼料廠,一個個新項目興辦起來了,村民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做農村工作要做到群衆心坎上
下雨天,我就到五保戶家看看是否漏雨;天旱了,就到水利和電力部門争取變壓器和抗旱設備;道路壞了,就到縣裡争取修路資金;村民缺資金,就幫忙聯系小額貸款……把群衆的事放在心上,得到的不單單是信任與擁護,那種因為自己的努力解決了村民困難的滿足感是錢買不來的。
做好農村工作,需要總結運用一些務實管用的辦法。比如,我感到脫貧緻富不能光靠物質上扶貧,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扶志。我在村裡組織了30餘人參與的腰鼓隊、軍鼓隊和文藝宣傳隊,自編自演了30多個節目,把大家的精氣神都調動起來。比如,為了團結其他村幹部,我覺得要虛心、耐心、誠心。盡快融入群衆要注意不随便許諾、不說大話、不說空話,使自己樹立了真誠務實的形象。
這4年裡,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你不後悔嗎?我不後悔!也許我失去了一些東西,但我也有更多收獲。李源潮部長的一番話說出了我的心聲:當大學生村官吃了苦,經受了艱苦環境的磨練;知道了中國發展之不易、人生的不易;學習了實際經驗,等于上了一次社會大學。
《 農民日報 》( 2012年09月20日 07 版)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2-09/20/nw.D110000nmrb_20120920_2-0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