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畢業之際,一批批清華beat365畢業生奔赴基層,投身到國家建設事業中。目前beat365校友已有在四川(重慶、成都)67人,廣西33人、新疆17人、福建17人、甘肅13人、東北10人、河南6人、西藏5人、安徽3人、内蒙3人等。這些校友用心靈傾聽百姓心聲、用雙腳走遍所管轄的鄉、鎮、村,用情感拉近與基層群衆之間的距離。近期中央電視台等媒體連續報道了在甘肅基層工作的蔡程程和其他幾位清華學子在基層工作的經曆。轉載如下:
一、 央視《朝聞天下》欄目:
走基層•我在基層當幹部系列報道之一:清華學子為啥去西部
今天的“走基層•我在基層當幹部”,就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他們。
地點:武威市金羊鎮
解說:去年春天,甘肅到清華招選調生。所謂選調生,就是組織部門從高等院校選調應屆本科學曆以上的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機關的後備幹部,進行培養。2011年,清華beat365的法律專業碩士生蔡程程報了甘肅選調生。
同期聲:武威市金羊鎮副書記兼副鎮長蔡程程說:“因為你上了清華,你就占用了很好的教育資源,那麼我覺得你學成的時候,就更多的應該是說,想到為國家做點事,為民族做點事。”
解說:蔡程程是遼甯錦州人,從小到大,一直在東部城市學習和生活。去年3月,她早已簽約一家銀行。這家銀行給她的年薪是20萬,還有租房、買房補助等優厚條件,工作地點也在北京。她被同學們私下列入清華beat36508級五大高薪女生榜。選擇銀行,還是選擇甘肅選調生,蔡程程的内心經過激烈的思考。
同期聲:蔡程程說:“實際上銀行對我來說,吸引力還是蠻大的,當時也挺猶豫的,我最後有那麼兩三天,就是每天晚上根本就睡不着覺,一直在想,我的人生價值是怎麼來實現的,最後我就想明白了一點,我就覺得一個清華人的人生價值是在這個國家的事業中,對民族的複興這樣的事業中來實現的。”
解說:去年4月,蔡程程和焦三牛等13位清華畢業生簽約甘肅選調生,這個消息一傳開,成為清華beat365的頭号新聞,身為校學生幹部,蔡程程的行蹤受人矚目,最終選擇去甘肅,實在令同學們匪夷所思。
同期聲:蔡程程說:“他們還當時開我玩笑,說,等到我們看見你的時候,說我們可能是坐兩個小時的飛機,再坐三個小時的火車,下了火車再坐汽車,然後再趕着牛車進村,然後說,到時候看見一個蓬頭垢面的村姑,我們就會問她說,哎,這個蔡程程在哪啊,完了你回頭說,我就是。”
解說:其實,每個做選調生的清華學子都有各自内心的支撐力量。康石是2010年第一批赴甘肅的清華選調生,現任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鄉的鄉長,他說,這樣的選擇是因為預見到自己的未來。
解說:2011年,焦三牛和蔡程程等13位選調生追随康石等第一批選調生的腳步來到甘肅,他們也被分配到武威,這樣,到武威的清華生增加到了7名。
主持人:從莘莘學子到基層幹部,不僅是身份的轉變,還需要面對更多,有嘗試,還有回歸。初到武威,蔡程程作為惟一的一名女生,她能适應新的環境嗎?焦三牛這個農民的兒子,是否能夠更好地融入西部呢?而康石又在農村的基層工作當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呢?這些滿懷熱情的清華學子怎樣在西部基層學習和成長,明天我們将繼續來看“我在基層當幹部:勇闖西部第一關”。
視頻鍊接:央視朝聞天下走基層•我在基層當幹部:清華學子為啥去西部http://news.cntv.cn/china/20120416/106446.shtml
二、 央視《朝聞天下》欄目:
走基層•我在基層當幹部系列報道之二:勇闖西部第一關
主持人:昨天我們看到,三位清華學子為了理想和抱負來到西部城市甘肅武威。他們首先是要适應當地的環境了。城市姑娘蔡程程首先要面對的是東西部的反差,農民孩子焦三牛要重新來認識農村,而康石來到武威,還帶來了自己的女朋友,那麼他們的感情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解說:2011年9月,蔡程程來到武威報到,這是這個東部城市長大的女孩第一次深入西部,環境的反差讓她掉了眼淚。當天晚上,蔡程程在給父母的電話中,說起了自己的猶豫。
同期聲:蔡程程說:“還是掉眼淚了,那個時候,心裡挺難受的,就是跟我媽說我想回去。當時我母親就說,你已經做好了這個吃苦受罪的打算,你怎麼能到那邊就打退堂鼓!”
解說:母親嚴厲地批評,讓蔡程程一下子明白過來。
同期聲:蔡程程說:“後來我也就漸漸地想清楚了一個問題,就是說,正是因為有這個差距,才需要我來,給我這個實現人生理想抱負的舞台,後來想通了這一點之後,也就覺得什麼都可以接受了。”
主持人:幾個年輕人到了西部,他們又是怎麼去融入西部農村的呢?明天我們繼續來看“走基層:融入農村大舞台”。
視頻鍊接:http://news.cntv.cn/society/20120417/106489.shtml
三、央視《朝聞天下》欄目:
走基層•我在基層當幹部系列報道之三:融入農村大舞台
主持人:昨天我們看到了焦三牛等三位清華學子努力融入西部的經曆。如今,焦三牛和蔡程程都在基層鍛煉已經小有收獲,那麼,他們這一年多的經曆有什麼樣的心得呢?來看今天的節目。
解說:蔡程程剛接觸農村不久,她對這裡的一切都充滿新鮮感。她沒有意識到康石經曆的場面和遇到的問題,她不久也将遇到。焦三牛雖然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做農村工作和在農村生活過也是兩碼事,他還沒有觸及到農村工作的核心,要改變西部,他們的路才剛剛開始。
主持人:帶領西部的老百姓跟時代一起前行是焦三牛、蔡程程他們所有去西部的清華學子的理想。那麼,他們為了這個理想還做了哪些努力呢?明天請繼續關注清華學子去西部。
視頻鍊接:http://news.cntv.cn/china/20120418/106259.shtml
四、央視《朝聞天下》欄目:
走基層•我在基層當幹部系列報道之四:農村基層工作第一步——溝通
主持人:焦三牛等幾名清華學子來到武威,他們要努力地融入當地的環境。他們在那裡有哪些經曆呢?他們又是怎麼樣融入西部的?我們一起來看。
解說:清華beat365的碩士蔡程程2011年畢業後,選擇了到西部甘肅工作。去年九月,她被分配到甘肅省武威市,因為她的專業是法律,所以先被分到涼州區檢察院公訴科,做一名普通的科員。因為蔡程程是第一個到這裡的法學碩士,院裡很重視,一去就給了她鍛煉的機會。
同期聲:蔡程程說:“我們院裡敢于給你壓擔子,第二天就讓我拿着手铐去看守所提審,我第一次給犯人戴手铐的時候(第一次提的是一個搶劫犯),我自己手都是發抖的,抖得甚至連這個手铐都戴反了,然後戴了好長時間才戴上。”
解說:因為蔡程程本身是法學碩士,而且在司法機構多次實習過,所以剛開始心理上的膽怯很快就克服了。可是擺在她面前的問題還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障礙。
同期聲:蔡程程說:“剛開始連打車,出租車司機他講什麼我都聽不懂,然後在檢察院提審犯人做筆錄的時候,你聽不懂他說什麼,這是很嚴重的事。”
解說:為了盡快掌握語言,蔡程程要預先非常仔細地看案卷,把犯人在公安局做的筆錄全部弄清楚,然後在提審犯人時,再仔細地聽。
同期聲:蔡程程說:“他(犯人)講的時候,他說一遍,我聽的不是特别懂,我就會再重複一遍,我說你是這個意思嗎?他說是,我就給他記上,就是這樣的。跟同事也在問,就是一些方言土語,比如說武威管‘他’不叫他,說的是‘jia’,比如說‘他們’,就說‘jia們’。”
解說: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強化訓練,蔡程程基本過了語言關,她的工作表現得到了同事的認可。檢察官郝紅明是蔡程程在檢察院的指導老師。
同期聲:涼州區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郝紅明說:“我覺得蔡程程做事主動性非常強。比如說我們今天要出庭一個盜竊案子,她會将盜竊的所有能用上的司法解釋,全部下載下來,整理出來。然後就是結合案件達到一個全方位的,對這一類型的案件我已經完全熟知了。她能做到這一點,我覺得很厲害。”
解說:在檢察院工作了三個月,蔡程程一共辦了17件案子,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漸入佳境。在檢察院工作了三個月後,去年年底被派往金羊鎮挂職鍛煉,現任金羊鎮黨委副書記兼副鎮長。因為到這裡的時間不長,她得抓緊時間下村督查,争取早日摸清這裡15個村的情況。這天,她到松濤村了解小康住宅建設的進展。
同期聲:蔡程程:“還是挺願意上樓的吧?”
松濤村村民:“改革開放更好了,都要求住樓了,大家心裡肯定高興。”
蔡程程:“咱們這個房子價格也比較便宜,最後一套房子還能給咱們1到3萬塊錢的補貼,享受好生活。”
解說:蔡程程對農村基層越來越了解,已經适應了自己的新角色,這天她和鎮上的幹部走訪了二十多戶人家,走訪結束後他們要乘公交車返回鎮裡。
同期聲:記者:“你們也要坐公交車?”
蔡程程:“嗯,我們都是坐公交車來的。”
鎮幹部:“我們夏天有時候騎摩托車。”“夏天熱了就騎摩托,現在還冷就坐公交車。”
記者:“你們也挺辛苦的。”
鎮幹部:“不辛苦,工作嘛。”
蔡程程:“習慣了就好了。”
解說:金羊鎮位于武威市郊,算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鄉鎮,但是鎮裡也沒有幾輛車,所以幹部去附近的村子走訪就坐公交車,如果離得太遠鎮上才會想辦法協調車輛。
同期聲:(蔡程程住所)蔡程程:“做個雞蛋炒黃瓜,再做個芹菜炒肉。”
記者:“那你以前自己做飯嗎?”
蔡程程:“來之前沒怎麼做過,來了以後反正就自己練着做呗。”解說:如果不加班,蔡程程就回家自己做飯,她和兩位甘肅省内的選調生合租了房子,平時也一起吃飯,這就是她們半年來的生活。
主持人:随着時間的推移,在甘肅武威工作的三位清華學子焦三牛、蔡程程和康石,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又接受了新的工作任務,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明天請繼續關注清華學子去西部。
視頻連接:http://news.cntv.cn/society/20120419/107080.shtml
五、央視《朝聞天下》欄目:
走基層•我在基層當幹部系列報道之五—不理誤解和質疑理想追求不動搖
主持人:這幾天我們認識了在甘肅武威工作的焦三牛等清華學子,他們在農村基層經過曆練逐步成熟。
解說:蔡程程在公選中考上了武威市安監局副局長,當初報考時有人曾勸阻她說,這個職位責任重、壓力大,可她還是堅持了這個選擇。
同期聲:蔡程程說:“因為我們武威現在在搞工業,在實現跨越式發展,安監局我覺得是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起到的是一個保駕護航的作用。雖然任務重,但是我想,我既然來了,我就希望我多承擔一點責任,我希望能沖到第一線上去。”
解說:今年三月,甘肅省到清華和北大招收2012年選調生,為了讓學生對選調生有更全面的認識,他們特意帶來了蔡程程等幾位清華選調生。
同期聲:蔡程程說:“你說是考慮離家遠的問題是嗎?你可以把他們接過去,就像焦三牛,可能過段時間就會把他父母接去住一段時間。就是千萬不要把這個武威、把甘肅當做一個升官的機會,就一定要立志做大事,但不要立志做大官。”
解說:很多想做甘肅選調生的學生,對焦三牛等4位清華生考上副縣級很感興趣,蔡程程和他們溝通的時候經常要強調對此事樹立正确的觀念。其實,看到焦三牛等年輕人的升遷,對此事很多人都有疑問,他們到西部是不是為了鍍金?是不是把西部當做自己發展的跳闆?
蔡程程說:“我覺得我既然來了,我就是要紮根在武威,紮根在甘肅了。我反倒覺得說如果我兩年以後回北京了,這是一種失敗。這個首先我自己這一關是過不了的。其實我還有很多要在武威、在基層要學習、要鍛煉的空間。如果說走,完全沒有這個想法。”
解說:三天後商家就要來清水實地考察,到時候規劃也要拿出來。這天晚上,焦三牛挑燈夜戰構思。就在焦三牛認真思考規劃的時候,在北京出差的蔡程程也在忙碌着。今年甘肅來京招考選調生的筆試和面試都已經結束,第二天就要簽約了。簽約前的這天晚上對很多學生來說内心是最複雜、最難熬的一夜,這個學生(周傑)特意來找蔡程程聊聊。
同期聲: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碩士周傑:“我覺得這一批去甘肅的整個精神面貌跟其他省的選調很不一樣,所以我對這個還是有一絲期待。”
同期聲:周傑:“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說,想知道去那裡能不能做一些實事,那裡的普通百姓或者本地的一些官員會不會接納我們這一批所謂外來的人。”
蔡程程說:“這個是沒問題的,我個人而言沒有受到任何排斥,反倒是說領導覺得你是外地來的不容易。”
周傑:“我覺得物質層面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一種精神面貌。”
蔡程程說:“對,因為焦三牛這件事炒得也比較熱,有人就覺得副縣級領導幹部怎麼怎麼樣的,實際上就像孔祥明師兄他們說的那樣,武威選副縣級是選人幹活的,不是選人當官的。”
周傑:“我最羨慕的就是康石師兄,我覺得能在年輕時代,在一個鄉鎮裡面當鄉長,确實帶動整個鄉的經濟發展,就整個人生成就感來說,要比你掙很多很多的錢高尚得多。”
解說:蔡程程在北京參與的甘肅選調生招考工作也接近尾聲。這天beat3652012年赴甘肅選調生就要簽約了。
同期聲:蔡程程:“你好,你好,去武威啦?”
周傑:“對,對。”
蔡程程:“到時候寫上,歡迎,歡迎。”
解說:在簽約的同學中我們看到了周傑。
同期聲:蔡程程:“考慮好了要去啊?”
周傑:“對呀,清早跟好幾個老師聊了,他們大力支持,說他們要是我考慮都不考慮,說我考慮這麼久。”
蔡程程:“他出鏡率特高。”
周傑:“好焦慮啊。”
蔡程程:“這回你沒有退路啦。”
周傑:“對呀,被攝像頭給照下來了。”
蔡程程:“這個福建人呀,跑到咱們大西北去,不容易啊。這是正宗的南方人。”
周傑:“被師姐感召去的。”
蔡程程:“是嗎?謝謝謝謝,你對着鏡頭多說點這樣的話。”
解說:周傑加入甘肅選調生的行列後,甘肅今年在清華和北大招生已達到40多名。他們都将融入帶動西部發展的年輕隊伍。在采訪中我們看到了蔡程程在武威80後幹部座談會上的發言,這份發言代表了赴西部的年輕人共同的心聲,從中我們也能感受他們紮根西部、帶動西部跟時代一起前行的勇氣和決心。
同期聲:蔡程程說:“我曾聽到有人把理想的工作描述成這樣,叫做‘位高權重離家近,錢多事少責任輕’,我想這絕不是80後幹部應該有的想法。80後幹部隻有比别人更能吃苦,在基層摸爬滾打中學會吃老百姓的飯、說老百姓的話、穿老百姓的衣,才不辜負組織把我們送到基層培養的厚愛;再次,80後幹部應該比别人更多地掌握實情,比别人更會做基層工作,将來才能作出對老百姓有益,切實可行的正确決策,做一個靠得住、有本事、能成事、不礙事的青年幹部。”
六、央視《朝聞天下》欄目
走基層•我在基層當幹部:焦三牛和他的同學們
蔡程程是遼甯錦州人,一直在東部城市生活。報考甘肅選調生的時候,她已簽約一家銀行,該工作年薪20萬,待遇優厚。在銀行和甘肅選調生之間選擇,蔡程程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争。
甘肅省武威市金羊鎮副書記兼副鄉長蔡程程:每天晚上根本睡不着覺,最後我就想明白了一點,我就覺得一個清華人的人生價值,在這個國家的這個事業中,對民族複興這樣的事業中來實現的。
去年4月,蔡程程和焦三牛等13位清華畢業生簽約甘肅選調生。同學們對蔡程程的選擇也不太理解。
甘肅省武威市金羊鎮副書記兼副鄉長蔡程程:他們當時還開我玩笑,說等到我們看你的時候,看見一個蓬頭垢面的村姑,我們就會問她,這個蔡程程在哪兒呀?完了說你回頭說,我就是。
康石是2010年首批赴甘肅的8位清華選調生之一。他現任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鄉鄉長。他說這樣的選擇是因為預見到自己的未來。
甘肅省武威市清水鄉副書記兼鄉長康石:很多的清華的校友,可能有幾千萬美元的資産,但是他們人已經到了中年,想回來為基層做一些事情,那麼當時我在想,何不一開始就從基層崗位開始做起?
在去年年底武威市幹部的公開選拔中,到武威的7位清華生有4位考上了副縣級,焦三牛和蔡程程都考上了。其實對這些年輕人的升遷,也有很多人質疑,他們到西部是不是為了鍍金,把這裡當做發展的跳闆?
甘肅省武威市金羊鎮副書記兼副鄉長蔡程程:既然來了,我就是要紮根在武威,其實我還有很多在基層要學習、要鍛煉的空間,如果說走,完全沒有這個想法。
視頻地址: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20506/1060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