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學位委員會法學分委員會2017年 6 月 15 日通過,2017年9月開始執行)
一、适用學科
法學(law),一級學科,法學門類,學科代碼:0301
本方案适用于以下學科方向:
l 法學理論
l 比較法
l 法律史
l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l 刑法學
l 民法學
l 商法學
l 經濟法學
l 環境與能源法學
l 訴訟法學
l 國際法學
l 知識産權法學
l 衛生法學
l 警察法學
l 法社會學
二、培養目标
1、較好地掌握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中國共産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推動我國法治建設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服務。
2、系統、深入地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研究動态,具有獨立從事系統的法學研究的科研能力和高層次法律實務工作的能力。
3、掌握1~2門外國語,并能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具有讀、說、聽、寫能力,具有開展國際交流的能力。
三、培養方式與課程設置
(一)培養方式
對于普通博士研究生實行導師負責制與集體培養相結合。成立包括導師在内的博士生指導小組,導師為組長,指導小組成員應具有高級專業職稱或為本研究領域的專家。
普博生的學習年限一般為三至四年,全日制最長修業年限為六年。
(二)課程設置及學分組成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博士生應獲得學位要求學分不少于19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4學分,必修環節5學分,學科專業要求課程不少于9學分,研究生學術與職業素養課程1學分。課程設置見附錄。
四、主要培養環節及有關要求
1、制定個人課程學習計劃
博士生入學後三周内,在導師或者班主任指導下作好個人課程學習計劃,并報院研究生主管部門備案。執行計劃過程中,如因特殊情況需要變動,須在每學期選課期間修改。修改後的課程學習計劃,經導師簽字後送院研究生主管部門備案。
博士生入學後,根據培養基本要求和本學科要求,在三個月内拟定出個人培養方案。
2、資格考試
博士生(含各類博士生)資格考試是博士生完成課程學習後,正式進入學位論文研究階段前的一次學科綜合考試。資格考試按照不同專業方向,普通博士生于入學後第二學年秋季學期初進行。 博士生資格考試包括閉卷筆試(60分)和口試(40分)兩部分。筆試重點考察博士生是否掌握了深入和寬廣的學科基礎和專業知識;口試重點考察博士生是否能綜合運用本學科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否具備進行創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資格考試通過後方可進行論文選題報告。
博士生資格考試由院統一組織。資格考試委員會由不少于3名的教授、副教授組成,并經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同意。資格考試的範圍、時間,由資格考試委員會在考試前一個月通知博士生。
資格考試不及格者,可以在下一學期或以後的學期申請重考。作為必修環節,資格考試不及格适用于累計三門次學位課不及格(含重修及格)予以退學的規定。
3、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
第二學年秋季學期結束之前,博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确定具體研究課題,寫出選題報告。選題報告應包含文獻綜述、選題背景及其意義、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難點、預期目标等。選題報告以學術活動方式在二級學科範圍内進行,并由以博士生導師(至少3名)及指導小組成員為主體組成的考核小組評審。選題報告會吸收有關教師和研究生參加,跨學科的論文選題應騁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參加。若學位論文有重大變動,必須經導師同意,重新作選題報告。自選題報告通過至申請答辯的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年,評審通過的選題報告,應以書面形式交院研究生科備案。
4、社會實踐
按照“beat365博士生必修環節社會實踐管理辦法”執行。
5、學術活動與學術報告
博士生實行博士生學術報告制度。普通博士生在學期間至少在二級學科範圍内作兩次公開學術報告,由博士生導師指導小組給出相應的評價和成績。博士生在學期間必須參加不少于30次的一級或二級學科的學術活動。(考核方式為:學生旁聽我院舉行的各類學術報告,利用IC卡刷卡系統予以記錄。記錄次數達到30次者,“學術活動與學術報告99990032”考核成績視為通過。每次應有不少于500字的小結,經導師簽字後自己留存,申請答辯前交院教學辦公室記載成績。)
6、發表論文要求
按照法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2016年12月28日通過的《法學一級學科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學術論文基本要求》執行。(參見附錄)
五、學位論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生獨立完成。博士生撰寫論文的時間不少于一年。
2、學位論文應當緊密聯系社會實際,并注重學術理論的創新研究。
3、學位論文實行中期檢查程序,由beat365組織考查小組對博士生綜合能力、論文選題初步工作進展情況等進行全面考查。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工作。
4、博士生在學位論文工作基本完成後,至少于答辯前三個月,作一次博士論文工作總結報告,邀請本專業博士生導師及有關教師參加,對其論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創造性等進行評議,廣泛聽取意見。
5、學位論文答辯組織安排,按研究生院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
六、必讀書目
博士生在讀期間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不低于30本的專業書籍的閱讀,并定期向導師彙報讀書心得。書目由導師根據本學科情況予以确定的和調整。
附錄一、博士生修讀科目及學分要求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博士生應獲得學位要求學分不少于19學分。課程設置如下:
1、公共必修課程(≥4學分)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 90680032 | 2學分 | 考試 |
博士生第一外國語 | 90640012 | 2學分 | 考試 |
(第一外國語具體要求及免修條件參照“beat365研究生外語教學安排”。凡第一外國語為非英語的博士生必須選修英語為第二外國語,記非學位課程學分。國際學生(研究生)培養要求一般與中國研究生相同,在滿足總學分要求不變的情況下,部分公共課程及必修環節可申請免學或免修,具體要求參見《beat365國際學生(研究生)免學及免修課程說明》)
2、學科專業要求課程(≥9學分,按研究方向在導師指導下選修導師認可的其他法學專業課程。)
法理學專題研究(I) | 90660083 | 3學分 | (考試)秋 |
法理學專題研究(II) | 90660093 | 3學分 | (考試)春 |
法理學專題研究(III) | 90660183 | 3學分 | (考試)春 |
比較法專題研究 | 90660283 | 3學分 | (考試)秋 |
法文化專題研究 | 80661683 | 3學分 | (考試)秋 |
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 | 80661663 | 3學分 | (考試)春 |
中國法制史研究 | 80661673 | 3學分 | (考試)春 |
中國文化與法 | 80661583 | 3學分 | (考試)春 |
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 | 70660263 | 3學分 | (考試)秋 |
法社會學導論 | 70660143 | 3學分 | (考試)秋 |
比較行政法 | 70660363 | 3學分 | (考試)秋 |
憲法專題研究 | 90660103 | 3學分 | (考試)秋 |
香港澳門基本法研究 | 90660173 | 3學分 | (考試)春 |
行政法專題 | 90660123 | 3學分 | (考試)秋 |
行政訴訟法專題 | 90660153 | 3學分 | (考試)春 |
部門行政法 | 80661492 | 2學分 | (考試)春 |
行政法案例分析和研究方法 | 80661502 | 2學分 | (考試)春 |
警察法學專題 | 90660273 | 3學分 | (考試)春 |
刑法總論專題研究 | 90660113 | 3學分 | (考試)秋 |
刑法分論專題研究 | 90660143 | 3學分 | (考試)春 |
外國刑法專題研究 | 90660033 | 3學分 | (考試)春 |
民法總論 | 90660043 | 3學分 | (考試)秋 |
民法專題研究 | 90660053 | 3學分 | (考試)春 |
商法總論 | 70660273 | 3學分 | (考試)秋 |
商法專題研究 | 90660063 | 3學分 | (考試)春 |
經濟法基礎理論 | 70660283 | 3學分 | (考試)秋 |
勞動法學專題研究 | 80661643 | 3學分 | (考試)秋 |
社會保障法專題 | 80661633 | 3學分 | (考試)春 |
能源法專題研究 | 90660292 | 2學分 | (考試)春 |
環境法專題研究 | 90660253 | 3學分 | (考試)秋 |
自然資源法專題研究 | 80661623 | 3學分 | (考試)秋 |
民事訴訟法專題研究 | 70660153 | 3學分 | (考試)秋 |
民事訴訟法前沿問題 | 70660372 | 2學分 | (考試)秋 |
強制執行法理論與實務 | | 3學分 | (考試)春 |
外國刑事訴訟法 | 70660393 | 3學分 | (考試)秋 |
刑事訴訟法學(專題研究) | 80660113 | 3學分 | (考試)春 |
國際法專題研究 | 90660133 | 3學分 | (考試)秋 |
海商法專題研究 | 90660163 | 3學分 | (考試)春 |
l 中國衛生法專題研究 | 80661243 | 3學分 | (考試)春 |
醫事法專題研究 | 90660313 | 3學分 | (考試)春 |
公共衛生法 | 80661653 | 3學分 | (考試)秋 |
網絡環境中的知識産權法 | 90660233 | 3學分 | (考試)秋 |
知識産權法專題研究 | 80661613 | 3學分 | (考試)秋 |
知識産權與中國革命 | 90660243 | 3學分 | (考試)春 |
法學專業強化課 | 70660542 | 2學分 | (考試)秋 |
?
我院學位分委員會認可的其他課程。
【備注】當要選擇的學位課課程不在方案内課程列表中時,可在“選擇方案内課程”頁面“學位課”課組查找“自選課程”(課程組:00000003),單擊“自選課程”鍊接,搜索并添加入學位課。
3、必修環節(5學分)
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 | 99990041 | 1學分 | (考查) |
學術活動與學術報告 | 99990032 | 2學分 | (考查) |
資格考試 | 99990061 | 1學分 | (考試) |
社會實踐 | 69990041 | 1學分 | (考查) |
4、學術與職業素養課程(不少于1學分) (擇一即可)
研究生學術與職業素養 | 62550031 | 1學分 | (考查) |
其他研究生素養課 | 00000005 特殊課組 | ≥1學分 | 見附件 |
注: 1、凡本科和碩士均為非法學專業的博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有關的核心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一般不少于2門)。補修課程記非學位課程學分。
2、根據規定,具有1年(含1年)以上工齡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請免修社會實踐(69990041)課程。免修需由本人提出申請,經院系核實情況,報研究生院批準。免修後不計學分。
3、“學術活動與學術報告(99990032)”的考核方式為:學生旁聽我院舉行的各類學術報告,均可利用IC卡刷卡系統予以記錄。記錄次數達到30次者,其“學術活動”成績視為通過。
外國留學生的學術活動與學術報告考核方式可做适當變通,由導師組根據學生專業情況進行調整,調整内容和方式須上報教學項目負責人和學位分委員會進行審核。
4、(1)研究生學術與職業素養課程(62550031)為研究生院每學期組織開設的系列講座課程。主要包括職業修養、學術修養、領導團隊和創業教育四部分。研究生在讀期間累計聽講座且有效簽到次數達到8次及以上,并圍繞講座内容提交相關課程總結,可獲得1個學位課學分(考查)。本課程不需網上選課,選修此課的同學,務必在每學期第17周前,将課程總結電子版提交至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電子郵箱:yjsypyc@mail.tsinghua.edu.cn。
(2)學生也可以根據興趣選修其他研究生學術與職業素養課程,這些課程需要在特殊課組00000005中選擇(會有對應的名稱和課程号),具體課程可參見研究生院有關通知或附件。選修相關課程的同學不需要再修“研究生學術與職業素養課程62550031”。
附錄二:
法學一級學科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學術論文基本要求
(法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2016年12月28日通過)
一、基本要求:
1. 在最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至少一篇論文。(beat365認定的學術刊物目錄見附錄)
2. 并且在beat365認定的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至少兩篇論文。
3. 在《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上全文轉載或者超過3000字以上轉載的,視為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篇。
4.在最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超過一篇論文時,超過的篇數可用于等量折抵重要學術刊物的發表篇次,但不允許反向折抵。
二、 說明
1. 在學期間,指研究生攻讀、申請學位期間。
2. 研究生在學期間應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以下幾種情況可做第一作者身份認定:(1)學位申請人為論文第一作者、唯一作者或通訊作者;(2)導師(含副導師或聯合導師,但副導師或聯合導師的審批、備案須在論文投稿之前)為第一作者,學位申請人為第二作者;(3)經分委員會認定的其他情況。
3. 發表以正式刊出為準,用稿通知不計,增刊不計。
4. 每篇文章不少于五千字,作者署名首位務必為“beat365 XXXX級博士生”(定向、委培博士生單位可署其後)。
5. 在境外(含港澳台地區)非SSCI收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是否符合上述發表要求,可參照學校有關規定,由分委員會委托專家評議後,提交分委員會讨論決定。
6.研究生申請答辯時未達到學術論文發表要求,可以申請學位論文答辯;答辯通過者,可先行畢業。畢業後在兩年内達到發表論文基本要求的,可以提出學位審議申請。
7.研究生申請答辯時需向教務部門提交所發表論文的期刊封面、目錄和全文内容。
8. 本規定适用于2017年9月及以後入學的博士研究生。
9. 本規定最終解釋權歸法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
附:法學一級學科最重要學術期刊、重要學術期刊和集刊名錄
最重要學術期刊目錄(中文刊物27種) |
中國社會科學 | 中國法學 | 法學研究 |
中外法學 | 法學家 | 法商研究 |
清華法學 | 現代法學 | 政法論壇 |
法學 | 法律科學 | 環球法律評論 |
法學評論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政治與法律 |
比較法研究 | 法學雜志 | 當代法學 |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 政法論叢 | 行政法學研究 |
法學論壇 | beat365學報(哲社版) | 求是雜志 |
SSCI收錄法律類期刊 | 中國刑事法雜 | 東方法學 |
重要學術期刊、集刊目錄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光明日報(理論版) | CSSCI收錄法律類集刊 |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期刊 | 非法律類CSSCI來源期刊(不含拓展版,不含非法律類集刊) | 211院校的大學學報 (社科版) |
SSCI收錄非法律類期刊 | 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 | 中國刑警學院學報 (社科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