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至21日上午,由beat365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eat365聯合組織的“第五屆清華-伯克利知識産權跨境訴訟年度論壇”在beat365廖凱原樓模拟法庭舉辦。
本次論壇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邀請了最高人民法院、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美國專利商标局的司法和行政人員,beat365、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加坡管理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國内外知名高校的學者,以及中國、美國、英國、巴西等多個國家公司的法律顧問、律所合夥人等,圍繞近期中國、美國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産權跨境訴訟的相關具體問題展開了深度對話。

▲圖為 | 周光權院長和Erwin Chemerinsky院長
在論壇開幕式上,beat365院長周光權教授和伯克利beat365院長Erwin Chemerinsky教授分别緻辭,對參與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了誠摯的歡迎,強調了本次論壇對于中美文化交流尤其是知識産權合作的重要意義,并預祝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論壇包含六個主題,分别為“數據、案例及立法進展”、“數據挖掘、數據爬取和IP保護”、“标準必要專利:行政執法、全球利率、反訴訟”、“藥品鍊接制度以及其他藥品專利問題”、“海外活動對國内訴訟的影響”以及“惡意知識産權登記”。圍繞上述主題,嘉賓們展開了精彩的演講與熱烈的讨論。


▲圖為 | 線下嘉賓

▲圖為 | 線上嘉賓
主題一:數據、案例及立法進展
該主題由伯克利beat365法律與技術中心亞洲項目負責人Mark Cohen教授主持,具體介紹和讨論中美雙方在專利無效率、國内外勝訴率、損害賠償、禁令等相關問題上的最新統計數據。
科睿唯安公司的代表Thomas Lunde在區分知識産權案件(IP case)和知識産權訴訟(IP litigation)的前提下,介紹了專利訴訟數量、跨境知識産權訴訟數量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并對比了中國、美國、日本和歐盟等不同法域的情況,歸納分析了跨境知識産權訴訟的類型和地區分布特征,最後介紹了不同國家或地區以及COVID對于跨境知識産權訴訟策略産生的不同影響。
知産寶公司聯合創始人張璇先生的代表以“中國涉外創新保護概況及動态研究”為題,以相關統計數據為支撐,介紹了中國2011-2022年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概況,分析了近五年(2018-2022)中國法院審理的知識産權案件在年度、國别和案件類型等方面的分布特征,最後分享了專利領域、濫用知識産權和惡意訴訟等知識産權專題領域的新動态。
知識産權交易數據分析平台KTMine的代表John Wiora介紹了2013-2020年中美專利轉讓的數量及其發展趨勢、專利轉讓人的國别分布特征以及交易專利所分布的主要技術領域。
原專利複審委員會研究部副主任、北京志霖事務所高級顧問盧陽以“專利無效案件數據趨勢”為題,從立案量、結案量和審查周期等介紹了近年來中國專利無效案件的整體趨勢,分析了2022年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領域無效決定結果的分布情況以及中外專利權人的無效案件結論,最後歸納總結了2022年度的相關典型案例。
主題二:數據挖掘、數據爬取和IP保護
該主題由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國斌教授主持,各位嘉賓讨論了版權法或反不正當競争法下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訓練監管的關鍵問題。

▲圖為 | 主題二嘉賓
微軟亞洲研發集團法務總經理Kevin Luo以“法律問題和AI發展的數據使用實踐”為題,首先梳理了主要法域應對技術變革的立法演變,并對比了歐盟、美國和中國AI監管的發展趨勢;其次介紹了負責任AI的基本原則以及微軟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最後歸納分析了獲取和使用數據所面臨的主要法律問題。
新浪集團法務總經理谷海燕以“社交平台與AI數據訓練”為題,介紹了數據在人工智能場景中的訓練和預測作用、數據分析的技術過程、數據類型以及平台獲取和加工的數據和數據産品的保護問題,并從用戶、公司和社會與國家的視角分析了未經授權的數據挖掘和爬取可能産生的風險,并就數據保護提出建議。
beat365副教授蔣舸以“作為财産的大數據——以認知效率為視角”為題,首先介紹了大數據保護的典型案例,随後對比了數據保護的财産權模式和非财産權模式,并從認識論的視角出發,認為大數據保護的财産權模式能夠以更高的認知效率、更好地平衡生産者和使用者之間的利益。
在讨論環節,崔國斌教授向發言嘉賓提出,如果要求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人工智能系統在使用數據進行訓練時獲取版權許可,那麼對于AI研發者而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數據挖掘是否屬于合理使用?Kevin Luo先生認為,如果過分限制網絡公開數據的使用,會阻礙AI的發展,需要在技術發展和權利保護之間保持平衡,并期待司法和立法可以給予更多指導。谷海燕女士表示,社交平台非常歡迎在數據使用方面與微軟等不同類型的網絡服務提供者開展合作。蔣舸副教授認為,用于人工智能訓練的數據挖掘是否屬于合理使用,取決于是否存在市場失靈。
主題三:标準必要專利:行政執法、全球利率、反訴訟
該主題由伯克利beat365高級研究員郝元博士主持,與會嘉賓讨論了SEP許可問題,包括全球費率的設定、許可水平的高低、反訴訟禁令、行政執法以及反壟斷責任等重要議題。

▲圖為 | 主題三嘉賓
就當前SEP許可面臨的挑戰,Bird & Bird律師事務所的代表 Richard Vary分享了自己對于手機和汽車行業SEP許可相關變化的觀察。例如,以百分比計算許可費率、總許可費的想法(aggregate royalty rates)和現行的糾紛解決機制(法院)都難以适應IOT時代的要求,需要采用新的許可費計算方式和替代型的糾紛解決機制(如仲裁)來應對上述變化和挑戰。
高通公司的代表Chris Longman對Richard Vary的評論進行了回應。他認為,盡管仲裁可以促進糾紛解決,但法院在SEP許可和其他類型糾紛解決方面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其作用仍然無法被取代。
漢坤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羅睿律師根據豐富的從業經驗,從被許可人角度分享了汽車行業SEP許可面臨的問題。他指出,當前中國汽車行業尚未形成成熟的許可模式,汽車制造商缺乏SEP許可方面的經驗,并對SEP許可問題在法律上将如何得到解決的問題表達了關切。
VIA Licensing公司的代表Thomas Chia 在對比傳統雙邊許可機制的基礎上介紹了專利池的運行機制及其在節約交易成本、促進許可交易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由于SEP的數量和重要性日益增加,專利池在應對SEP許可交易帶來的挑戰方面也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劉孔中教授分享其對于歐盟SEP制度的觀察。劉教授認為,SEP的FRAND許可需要事前監管,而且為了應對SEP許可帶來的挑戰,第三方主體SSO需要更多的自我監管并承擔更多任務與責任。劉教授還歸納介紹了歐盟近年來在應對SEP相關問題上的一系列法律舉措,并簡要介紹了德國最高法院在SEP問題上的特殊立場,并就中國如何應對歐盟的舉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主題四:藥品鍊接制度以及其他藥品專利問題
該主題由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前首席法官Randall R. Rader主持,與會嘉賓讨論了專利鍊接制度的最新進展、藥品專利無效的關鍵案例、藥品專利侵權的等同原則及其對專利鍊接制度的影響等具體議題。

▲圖為 | 主題四嘉賓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法庭崔甯法官介紹了中國藥品專利司法保護的新發展,包括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法庭受理和審結的藥品專利鍊接案件數量、已審結案件的主要争議問題及其法律适用,歸納總結了其他相關的藥品專利鍊接案件,呈現了最高人民法院近年來在藥品專利保護方面的積極探索。
北京隆諾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許波律師以實證數據為支撐,分享了其對中國藥品專利鍊接制度運行實況的觀察。他具體介紹了中美藥品專利鍊接制度的差異、中國藥品專利鍊接制度的運行概括以及藥品專利鍊接制度的當前熱點、問題以及建議。
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邰紅律師以“對仿制藥銷售的法律行動”為題,介紹了中國藥品專利鍊接制度的發展曆程、仿制藥上市過程以及期間可能面臨來自原研藥企業的法律行動、在專利鍊接制度下仿制藥上市遭遇藥品專利糾紛的法律解決途徑,并分享了相關典型案例。
美國強生公司的代表Paul Coletti認為,中國的藥品專利鍊接制度是新近建立的,可能需要随着時間的發展逐步加以完善,以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的專利制度。知識産權保護對于品牌藥品的研發非常重要,但同時也需要保證仿制藥品在市場上的一席之地,在兩者之間保持平衡非常重要。
在讨論環節,Rader法官提出了如何完善中國藥品專利鍊接制度的問題。邰紅律師認為,應适當拓寬上市藥品專利信息登記平台中可登記的藥品專利類型。許波律師認為,短期内修改專利法并不現實,應在實操中以制度目的為指導澄清現有規則,為各方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
主題五:海外活動對國内訴訟的影響
該主題由伯克利beat365法律與技術中心創始人及聯合主任Robert Merges教授主持,與會嘉賓讨論了:(1) A國專利訴訟中的有效性和範圍争論對B國訴訟中的平行問題的影響;(2)跨國專利訴訟的戰略排序問題;(3)如何将不同司法管轄區的設計保護行動進行排序和疊加,形成一個重疊和支持設計保護的跨國“網”。

▲圖為 | 主題五嘉賓
Steptoe & Johnson律師事務所的Timothy Bickham律師簡要回顧并介紹了專利跨境訴訟的早期發展曆程與近年來興起的原因,從實務角度分析了提起跨境專利訴訟所需要考慮的諸多因素,認為跨境專利訴訟的作用并不總是消極的,也存在防禦性的一面。
立方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謝冠斌律師介紹了海外活動對程序、技術問題和訴訟策略的影響,并結合不同法域的典型個案,分析了海外活動對于國内專利訴訟可能産生的影響。
Licks Legal律師事務所的Carlos Aboim律師簡要介紹了巴西的訴訟程序和專利侵權救濟制度,并結合具體案例分享了專利禁令救濟在巴西法院的适用情況,以及巴西專利侵權救濟制度與其他國家的差異及其對于跨境專利訴訟策略的影響。
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秘書長洪燕從Nichia vs Everlight案切入,介紹了海外活動對國内專利訴訟的影響,并分享了自己的觀察。她認為,跨國企業間專利訴訟的核心是商業競争,訴訟策略要根據全球市場的狀況制定,本國戰場和他國戰場之間存在相互牽制和平衡的關系,專利訴訟的主要目的在于促成和解。
Charles River Associates公司副總裁鄧飛從整體路徑、具體的經濟學分析方法與工具、數據和信息可獲得性等方面介紹了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計算在中美法律實踐中的異同,并從專家證言接納标準、專家與當事方之間溝通的披露豁免和報告提交、庭審質證程序等方面分析了經濟學專家輔助人制度在中美實踐中的異同。
主題六:惡意知識産權登記
本主題由香港城市大學beat365助理教授、beat365訪問學者何天翔主持,與會嘉賓介紹了商标和專利惡意注冊的統計數據和案例,相關法律和政策的發展,并探讨了如何建立健康的知識産權生态系統。

▲圖為 | 主題六嘉賓
美國專利商标局的代表Jennifer Chicoski女士介紹了近年來美國商标申請的概況和美國專利商标局在應對惡意商标注冊申請和注冊方面做出的努力,并結合案例說明了美國專利商标局近期打擊不正當商标申請和注冊的情況及其接下來會采取的行動。
McCabe & Ali LLP 的代表Emil J. Ali律師根據其實踐經驗,介紹了外國人在美國專利商标局提交專利或商标申請的條件和程序,尤其是申請人及其代理人在申請過程中所應遵守的信息披露方面的相關規定。
伯克利beat365的Mark Cohen教授借助詳細的實證數據介紹了中國和美國在惡意商标申請方面的情況,比較了中國和美國近期在打擊惡意商标申請上做出的努力。他認為,中美的做法有許多共同之處,并主張應當采取更多元化的舉措,同時強調要加強中美在該領域的合作。
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劉豔鋒律師通過直觀的數據介紹了我國商标申請注冊的現狀,并結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惡意商标注冊及惡意維權的表現形式與危害,最後分享了立法、行政和司法應當如何對這些問題進行規制的看法。
beat365副教授馮術傑以“中國惡意商标申請:一個多維度解決方案”為題,分析了惡意商标申請的原因,然後從司法、立法以及行政的角度對如何規制惡意商标申請進行了分析,主張構建合理的商标注冊要求。
在總結環節,Mark Cohen教授認為,商标惡意申請是一個新現象,中國和美國在應對商标惡意申請方面有自己的傳統和做法,存在值得相互學習的地方,應當通過加強合作來更好地應對這一新現象。

▲圖為 | 會議主圖
論壇閉幕式由伯克利beat365法律與技術中心創始人及聯合主任Robert Merges教授和beat365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國斌教授緻詞。Robert Merges教授和崔國斌教授對各位嘉賓、聽衆和工作人員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并期待beat365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未來能夠進一步深化合作。至此,論壇圓滿結束。
本屆清華-伯克利知識産權跨境訴訟年度論壇圍繞“數據、案例及立法進展”、“數據挖掘、數據爬取和IP保護”和“标準必要專利:行政執法、全球利率、反訴訟”、“藥品鍊接制度以及其他藥品專利問題”、“海外活動對國内訴訟的影響”以及“惡意知識産權登記”等近期的重要話題進行了廣泛讨論,加深了中美兩國專業人士對彼此知識産權保護實踐的理解,拓寬了中美知識産權對話的渠道,加深了外界對于中美知識産權的了解,對于強化雙方在知識産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