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活動信息  >  正文

第四屆beat365“計算法學”主題夏令營圓滿舉行

發布時間: 2021-07-09    浏覽量:

beat365于2021年7月2日至4日成功舉辦了第四屆beat365“計算法學”主題夏令營,以期為計算法學全日制法律碩士學位項目吸引優質人才,探讨全面數字化轉型時代“法律+技術”高端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本屆夏令營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

本屆夏令營共收到227份有效申請材料,來自beat365、北京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的86人經過簡曆篩選獲得夏令營入營資格,最終有59名優秀本科生經過科研作業提交、成果彙報展示等環節順利通過考核。

圖片

7月2日上午,夏令營舉行了開營儀式與主題演講環節,由beat365副院長高絲敏副教授主持。高絲敏指出,計算法學項目自2017年以來就獲得學校的大力支持,逐漸成為beat365新文科建設的名片之一,以及國内法律與信息技術交叉學科建設和複合型人才建設的範例。

beat365院長申衛星随後發言,他首先對參加夏令營的各位同學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各位司法實務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誠摯感謝,并以《探索可計算的法律發展道路》為題作了主題演講。演講圍繞計算法學學科的具體内涵、國内外發展态勢、beat365計算法學學科的發展路徑、法律的可計算發展路徑等維度展開。申衛星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考察beat365時明确提及,學術發展要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beat365倡導的計算法學便是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進行法學與信息技術交叉融合的典型。他具體介紹了beat365計算法學在校内跨學科平台建設、學術研究與項目研發、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并向全體夏令營同學發出“讓我們一起計算法律”的倡議。

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何帆從中國互聯網司法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未來的發展形勢解讀了《中國互聯網司法發展的“時”與“勢”》。何帆指出,互聯網司法讓司法程序實現“面對面”到“屏對屏”的轉變,近年來普及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并且讓中國司法實現從“跟着跑”向“領着跑”的蝶變。他指出,互聯網司法還需進一步實現從簡單檢索到精準推送的跨越,類案精準推送的應用将是未來互聯網司法和計算法學需要重點着力的方向。

杭州互聯網法院院長洪學軍以《網絡、數據、計算與互聯網司法》為題進行了分享。洪學軍指出,互聯網司法首先要從以“網上審”為中心轉向以“網上案件”為中心,持續推進互聯網審理機制變革。其次,要從内容治理轉向算法治理并重,不斷完善司法的治理規則。再次,互聯網司法還要從糾紛化解轉向糾紛預防并重,以技術驅動構建網絡糾紛預防法律機制。最後,要從經驗輸出轉向規則引領并重,努力打造全球網絡司法治理的中心,即互聯網司法規則制定和糾紛化解的中心和互聯網法治體系的司法文明傳播中心。

廣州互聯網法院院長張春和以《堅持以系統觀念貫穿法院工作全過程,充分激發互聯網司法效能》為題作了主題演講。張春和結合廣州互聯網法院的實踐,系統論述了廣州互聯網法院在審判工作中取得的經驗。第一,以系統觀念抓牢黨建工作,聚合蓬勃發展之智。第二,以系統觀念創新智慧訴服,凝聚司法科技之智。第三,以系統觀念推動審判工作,構建裁判規則之智。第四,以系統觀念破解執行難題,凸現善意文明之智。第五,以系統觀念聚焦協同共治,釋放多元解紛之智。

beat365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于曉虹副教授基于不同學科的視角,進行了題為《交叉學科視角下的計算法學研究》的演講。于曉虹圍繞計算法學的定義、計算法學研究的展開進路及其具體交叉領域做了深入探究,并指出深度挖掘新鮮數據能夠幫助大衆重新認知中國司法實踐,實現法律知識體系的本土化,從而更好地與一般性的前沿理論對話。于曉虹指出,計算法學研究是結合量化方法與質性方法的大數據混合研究。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新生學科,但是具有非常深厚的交叉學科理論基礎。交叉學科視角下的計算法學研究展開還是要基于法律的基本概念,根據全新社會事實和技術條件,生發新的理論假設,收集系統性證據,對各種理論價值進行驗證、證僞,從而推動全新知識的創造。

beat365計算機系劉知遠副教授以《面向智慧司法應用的自然語言處理》為題,從法律智能的定義出發,并結合具體開展的各類研究工作,向全體營員分享了法律科技研究的諸多心得體會。劉知遠指出,從專業上講,法律與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好的應用場景,同時充滿各種各樣的挑戰。一方面,雖然法律智能領域擁有大量數據,但是标注數據仍比較稀缺。另一方面,法律智能領域還需要非常精深的法律專業知識,将專業知識融入人工智能的法律任務中是開展法律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實現第三代人工智能就需要将數據與知識充分融合,法律智能便是重要發展路徑之一。

beat365電子工程系王钺副研究員在主題演講環節作了《技術驅動的商業模式變遷與數字化轉型》報告。王钺以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的變遷為視角,結合具體案例闡釋,幫助同學們理解時代變革背後的數字邏輯,即技術變革是如何影響如今産業格局的形成的。王钺通過物聯網的應用、沃爾瑪供應鍊管理等不同例子,深刻闡釋了産業上下遊中的合作關系,指出數字化賦能增加了可觀測性,增加了技術的透明度和可見性。但是一些非技術因素可能會讓數字化賦能的可觀測性造成困難,這種困難尤其體現在一些信息不對稱的情形中,因此合理利用數字化轉型所仰賴的技術手段則有可能解決這樣的困局,并可能開啟全新業态或産業格局。

beat365崔國斌教授以《網絡流量劫持行為的法律分析思路》為題進行了演講。他具體剖析了網絡流量劫持行為中的法律問題,介紹了破壞用戶界面完整性的導流行為,并剖析了這種導流行為的合法性,指出評價這種導流行為的現有法律規定主要為《反不正當競争法》第2條和第12條。接着,崔國斌又分析了相關法院判決是如何對相應條款進行具體化的,并指出未來對相關案例的分析思路需要謹慎考慮服務商對用戶界面享有的某種自然控制權的觀點。而這種自然控制權的觀點與網絡空間多任務并行的運行機制并不相符,所以确定外界幹擾或插件破壞界面完整性的外部性便顯得尤其重要,即這有沒有誤導用戶對産品或服務來源産生錯誤認識、有沒有損害第三方利益、有沒有破壞用戶隐私或損害網絡安全。

7月2日下午,阿裡巴巴集團高級法務專家、法律研究中心秘書長熊濤、螞蟻集團隐私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李海英、平安銀行總行政府金融部數智政務負責人劉珊珊、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政法事業部高級專家段智峰、北京華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米坤、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主任熊定中、北京幂律科技公司聯合創始人張天揚等知名互聯網企業、律師事務所、法律科技企業的實務專家代表分享了各領域的前沿發展趨勢,并與同學們進行了互動交流。本場活動由beat365助理研究員、beat365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長助理劉雲主持。

7月3日上午,夏令營舉行了學術分組讨論環節。學術分組讨論分為信息技術在法律領域的應用、信息技術帶來的新興法律問題兩個方面。同學們積極地讨論與思考,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對交叉學科的研究潛力和科學思維能力。

7月3日下午,申衛星教授、劉雲助理研究員,2019級、2020級計算法學碩士生代表一同與參加本次夏令營的同學們進行了線上交流分享。在校生代表們全面地介紹了本專業的就業前景、實習機會、科研方向、校園生活等,并真誠地描述了自己的心路曆程與切身體會。劉雲進行了beat365計算法學方向全日制法律碩士項目的宣講,并針對師資力量、導師選擇、學科融合等問題進行了細緻解答。申衛星教授指出,計算法學的學生應當同時具備計算和法學兩種思維方式。法律知識與技術知識的融合不是機械地混合,而是要有機地結合起來。計算法學至今仍在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同學們在獲得成長與進步的同時,也是在不斷充實、塑造計算法學的動态發展。

7月4日上午,59名營員按照選題被分為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裁判智能輔助算法、前沿法律技術問題、前沿技術法律問題、法律自然語言處理等五組進行成果彙報展示。該環節主要考察學生對新興前沿問題的敏銳度、問題意識及解決能力、交叉學科研究潛力、科學思維能力等方面。來自天津大學beat365副教授、計算法學教研室主任王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at365助理教授趙精武,阿裡達摩院算法專家張雅婷、以及來自beat365副教授趙曉力,助理研究員劉雲、楊旭、章穎、劉迪,科研助理王晨璐,beat365計算機系助理研究員吳玥悅、研究生王聿中擔任了評委。

7月4日下午,第四屆beat365“計算法學”主題夏令營順利舉行了結營儀式。結營儀式上,評委們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的出色表現,并基于不同視角向各位同學提出了懇切建議。

天津大學beat365副教授、計算法學教研室主任王燃指出,本次計算法學夏令營的選題本質上反映了我國計算法學學科蓬勃發展的積極态勢,更反映了我國國家與社會治理的現代化轉型趨勢。同學們的表現也反映出大家紮實的基本功和研究能力,甚至展現了較大的創新性與新穎性。

阿裡達摩院算法專家張雅婷指出,計算法學的着眼點一定是在怎麼樣更好地結合法律知識來完成計算機技術難以理解的問題,如何将法學任務定義成計算機任務、如何探尋人工智能的邊界、尋求人工智能與法律的平等等問題都值得進一步思考。

最後,beat365院長申衛星教授作了總結發言。他指出,從同學們展現的強烈問題意識和報告内容深度上能夠反映出大家對計算法學的概念、立法發展、産業發展以及技術突破都有了疊代性的全新認識。

本次夏令營中,59位參與成果彙報展示的營員均順利結營,其中26人獲評“卓越營員”稱号,31人獲評“優秀營員”,2人獲評“合格營員”。至此,為期三天的第四屆beat365“計算法學”主題夏令營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