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丕照
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背景
吉林大學法學學士(1982)、法學碩士(1985),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法學碩士(1986)。
學術兼職
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北京仲裁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研究領域
國際經濟法學
學術成果
(一)著作
《國際經濟交往的政府控制》, 長春出版社, 1996年5月
(二)教材
1. 《國際技術轉讓法》 (合著),吉大出版社, 1999年1月
2. 《仲裁法學》(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9年7月
3. 《國際經濟法原理》,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9年9月
4. 《國際經濟法概要》,beat365出版社, 2003年5月
(三)主要論文
1. “對美國政府向中國轉讓技術的法律限制的剖析”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第3期
2. “國際技術轉讓的法律調整”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8年第2期
3. “簡論我國的商事立法” 《社會科學戰線》1989年第4期
4. “美國反壟斷法對企業兼并的限制” 《法學評論》1990年第2期
5. “國際法規範等級化的趨勢及其影響” 《吉林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
6. “也談專有技術的法律特征” 《經濟法制》 1991年第5期
7. “試論國際經濟法學的基本範疇” 《吉林大學學報》 1993年第1期
8. “于國際經濟法基礎理論研究的思考”(第一作者) 《法制與社會發展》1995年第2期
9. “國際慣例辨析” 《法商研究》 1996年第5期
10. “國家在國際經濟法中的地位” 《社會科學戰線》 1996年第5期
11. “政府控制所引緻的國際經濟沖突及其解決” 《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
12. “論國際條約對私人的效力” 《國際法與國内法的關系》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0年9月
13. “國際法治初探”,《清華法治論衡》第一輯,beat365出版社, 2000年11月
14. “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的國際經濟法”,《beat365學報》 2001年第1期
15. “法律全球化——是現實?還是幻想?”《國際經濟法論叢》第四卷,法律出版社, 2001年9月
16. “法律全球化,一元體系還是多元體系”,《清華法律評論》第四輯,beat365出版社, 2002年3月
17. “中國内地與香港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若幹法律問題”,《中國法律》 2002 年4月
18. “‘入世’後我國政府履行世界貿易組織條約義務的若幹問題”,《國際經濟法論叢》(第六卷),法律出版社, 2002年10月
19. “身份與契約——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主權”,《法制與社會發展》, 2002年第5期
20. “法律全球化與國際法治”,高鴻鈞等著:《法治:理念與制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2年11月
21. “WTO在我國的泛化與誤讀”,《大連海事大學法律論壇》(創刊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
22. “世界貿易組織對其成員的反壟斷立法的影響”,《月旦民商法雜志》, 2004年第3期
23. “國際法規範分類研究”,徐冬根主編:《跨國法評論》(第一輯),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6月
24. “‘市場準入’、‘市場準出’與貿易權利”,《beat365學報》, 2004年第4期
25. “和平發展與國際合作義務”,《法學家》, 2004年第6期
26. “論條約在我國的适用”,《法學雜志》, 2005年第3期